第439部分(3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的時候殺過來,將準備侵犯他們腳下的“神聖國土”的美國海軍登陸部隊絞殺乾淨。樂觀的人們覺得他們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就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悲觀一些的也認為他們能在1939年的年末回到自己的家鄉。

負責中途島內2萬多名日本步兵的指揮官叫安騰,是一名在中國打了幾年戰爭的老指揮官了,他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是日本陸軍中被比較看好的人物之一。能在危機關頭被派到中途島上指揮戰鬥,也足見大本營對其的信任。

但是說實話這個安騰雖然戰鬥經驗非常豐富,不過卻都是在中國打出來的所謂“經驗”,面對武器還有裝備都和日本差不多,甚至略有差距的中國正規軍,他的指揮可以算是中規中矩,但是調到太平洋上對付火力優勢明顯的美軍,他的那點兒經驗,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和在可愛島上一樣,日本陸軍依舊是在沙灘上修建防線,企圖徹底在灘頭阻攔美軍登陸,這種戰術也是抵抗登陸作戰最古老的戰法之一,只能用並無出彩這個詞彙來形容了。而且陸軍還有海軍陸戰隊並沒有得到海軍“轉進”的訊息,他們一直認為海軍就在附近,可以支援他們作戰。

“擦乾淨一點兒,這玩意太容易卡殼了。”一名日本機槍射手對正在擦拭機槍的戰友提醒道:“也不知道那群長官們知道不知道,使用這種武器簡直就是在坑害我們自己人。”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是1922年設計生產的日本一線主力輕機槍,按照日本當時的一貫“非主流”想法,這款機槍也決定開創一段可歌可泣的“有日本特色的帝國主義發展道路”。

日本陸軍奇葩的認為,他們的自動武器編入步兵班和排級同等的作戰單位,必定增大一線步兵的彈藥消耗量,因此必須考慮由此帶來的彈藥保障問題。這在工業產能比較高的德國還有美國根本就不是問題,放在日本這裡就成了一個要命的技術指標,由此可見在甲午戰爭之後一夜暴富的日本,並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財大氣粗。

在裝備這種輕機槍之前,日本陸軍一線步兵的基本作戰單位沒有裝備過自動武器,都是使用手動“三零”式步槍或“三八”式步槍。而日本軍隊也一直提倡勤儉持家,講究能用刺刀就不用子彈的“武士道精神”——當然了,究其原因其實就是省下點鋼鐵,造點戰艦之類更有用的大傢伙。

於是這一用輕機槍了,彈藥保障就成了問題。具體還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彈藥的數量問題,也就是說要確保夠用;其二,是彈藥的型號問題,即要確保通用。而通用,又是確保彈藥保障的根本要求。步槍和機槍使用同一種槍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戰鬥中彈藥保障的方便性。

聽到這裡就忍不住為日本陸軍這這種萌芽階段的家族武器射擊思想叫一聲好了,遠在大洋彼岸又彼岸的德國在阿卡多的主導下才真正走上了注意武器家族化通用化發展的道路,由此也誕生了一批通用性非常高的武器裝備。

比如說德國的豹式坦克的大部分零件就可以和虎式坦克的通用,這也讓德國在坦克生產線上佔盡了便宜。不過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美國通用戰鬥機專案,也沒有做到零件完全通用這個宏偉的夙願——不要懷疑,是的,這一次,萌萌的日本陸軍高官們又走在世界的前列了,他們提了一個萌萌的要求。

日本陸軍考慮了一線步兵在戰鬥中使用彈藥的方便性問題。要求這一型即將編入一線步兵戰鬥編制的自動武器,應使用與步槍一樣的供彈具。也就是說,機槍要使用步槍用5發裝的彈夾供彈。如此一來,步兵就實現了供彈具通用,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彈藥保障的方便性,而且也簡化了工廠生產特別是彈藥包裝方面的環節,整箱日本6。5mm步槍彈,都是把槍彈裝在一個彈夾5發子彈的彈夾上一同存放,幾乎沒有散彈包裝的,這樣在戰場上一開箱子彈就能直接供步槍和輕機槍同時使用。

就是在強調步、機槍彈藥通用的同時,還強調步、機槍供彈具通用,步、機槍同彈藥、同供彈具,開啟一箱彈藥,步槍手可以直接使用,機槍手也可以直接使用;戰鬥中,可以把步槍手的槍彈收集起來供機槍使用;機槍壞了,或為了節省彈藥,可以把剩下的槍彈分給步槍手使用。

聽起來是不是高大上?聽上去是不是萬分美好?當然這麼玩最後還能玩(設計)出來的東西,也不得不佩服日本槍支設計者們的強大包容心了。不過如此兼顧的最終結果,就是這款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實在是太差了。

現如今的社會,產品都要強調一句使用者體驗,說明一款產品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感受,是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