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天險,天下聞名,這千里山區,把四川隔成盆地,形成八百里的壯麗錦秀河山。
在三峽的行船,真是險之又險,每年死在覆舟慘劇中的人,數不勝數。俗語說:行船走馬三分險。但在三峽行船,是真有五分險。所以上游有一座酆都城,據說就是九幽地獄十殿閻王殿;成了仙的陰長生在這裡設酆都,大概為了便於就近收羅溺死的鬼吧!
張允中在東陵州登陸,重謝了褚家的眾舟子,踏上了入川的旅程。
入川要乘船,必須在東陵州改乘所謂上江歪尾船。下江的船沉重結實,不適宜走上江。如果覆舟觸礁,再結實堅牢的船也是枉然,結實反而不易控制。
他是很小心的,水道不熟,不宜冒險,便決定改走陸路入川。
三峽除了以船作為主要交通工具之外,沿峽還有一條所謂入川古道,鳥道羊腸,在千山萬巒中盤旋,沿途苗蠻出沒,猛獸成群。有時古道與大江並行,路在千尋高崖中間伸展,行人向下望,頭暈目眩魂飛膽落。
因此,每一段路,行人幾乎全是附近城鎮村落的熟人,外地的長程旅客絕無僅有,膽氣稍差的人望而卻步,寧可乘船和死神水鬼賭命。
一早,他揹包裡,手裡點了一根問路竹杖,穿一身黑色緊身衣,踏出東湖客棧的店門。
東湖客棧位於碼頭西端街尾,東面不遠便是至喜亭。一條大道向西伸,廿五里便是西陵峽口。古道在江的南岸,自峽口南面的山峽東南行,遠離大江,繞出卅餘里方重新與大江會合。因此到了峽口之後,還得僱船過江,十分麻煩。
自從昨晚船抵夷陵之後,他便發現有人在暗中窺伺,但不以為意,僅暗中留心。
果然不錯,大道遠離州城五里左右,後面腳步聲漸近,跟蹤的人等得不耐煩了。
兩個人,穿青袍的人佩劍,穿藍直袍的佩刀,腳下逐漸加快。
他也腳下一緊,灑開大步緊走。
道上行人漸稀,身後的夷陵娥已經看不見了。路繞過一座小岡,前面路旁的樹林中,踱出三名佩刀的青衣大漢,像是攔路翦徑的毛賊。
後面,腳步聲接近了身後。
“閣下,留步。”擋在路中那位留大八字鬍,長像威猛的大漢抱拳行禮:“在下姓閔,有事請教。”
他在丈外止步,回了禮,扭頭瞥了已跟至廿步的兩個人一眼。
“不敢當,願聞。”他微笑著說。
“閣下佩有刀。”
“山行風險,怎能不帶刀。”
“請將大名賜告。”
“為何?”
“這可以決定閣下是何方朋友。”
“尊駕似乎並沒表明態度身份。”
“上江風雨欲來,群雄畢集,即將有事故發生。閔某奉命在路上,嚮往來的朋友套交情,與事故不相關的人,在下希望勸阻朋友改乘舟船。”
“為何改乘舟船?”
“乘船便可以避免介入,免受池魚之災。”
“在下有點明白了,但不便說。抱歉,在下要趕路,借光。”
“閣下……”
“讓路。”他沉叱,向前直闖。
姓閔的一低馬步,雙盤手立下門戶。
“閣下,不可自誤。”大漢沉聲說。
他冷笑一聲,竹杖一伸,撥草尋蛇攻下盤。身材高大的人,不便以雙盤下封,大漢夠高大,因此退馬步避招,簡單省事。
他得理不讓人,一聲長笑,竹杖如影附形長驅直入,灑出點點寒星,用的是槍招。
“噗噗噗噗!”大漢連封四杖,滿以為竹杖力道有限,只要格開第一枚,便可乘切上傳來的勁,便可乘機切入貼身反擊,豈知連格四杖,不但沒能格開竹杖,竹杖上傳來的勁道反而逐杖加強,速度更疾,格了四聲,人已退了丈二以上。
身後的青袍佩劍人吃了一驚,緊跟兩步手按上了劍靶。
“左退,拔刀!”青袍人急叫。
大漢應聲左躍,伸手拔刀順勢揮出,要削斷跟蹤襲來的竹杖,反應極為迅速,身手已臻上乘。
張允中真沒料到對方如此高明,片刻間便被大漢奪回失去的兩丈地盤,竹杖始終無法攻破大漢的刀網,不由心中暗暗喝采。
他一時技癢,猛地丟掉杖,倒翻飛騰而起,包裹也丟掉了,第二翻騰中,刀已出鞘,身形陡然側翻騰,接著刀光人影盤旋而下,勢若電耀雷擊。
青袍人大驚,一躍而上。
“住手!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