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1 / 4)

日本可不是中國只會抗議,向來重視商業利益的日本公司馬上要求賠錢,Intel沒錢賠,賠了公司就倒閉了,所以就拖著不給,最後雙方經過無數次扯皮後終於決定一起研究這個日本人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

..

第一百七十九章:中國芯(二)

Intel的技術天才們的確沾了快捷半導體的光,就在日本人想要扯皮的時候,剛剛從快捷半導體的跳槽過來的矽閘電路的發明人費格金出馬擺平了日本人,然後開始和霍夫同志的艱苦設計的過程。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雖然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智力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已經被證明是鬼話,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中國人的勤能補拙這句成語,兩個有著共同理想的年輕人開始了夜以繼日的設計工作。

似乎初期的創業總是伴隨著艱苦卓絕,費格金和霍夫也是這樣,無論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挽救公司抑或是在日本人面前爭一口氣,總之兩個人非常的努力,每天至少工作十五個小時,這對於生性喜歡自由喜歡寬鬆工作環境的美國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到1971年的時候,在經過了連續8個月的努力工作,經過了種種失敗與成功抑或是辛酸苦辣後,世界上第一塊CPU 4004終於誕生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當然,其實這個時候中國和美國的技術還沒有徹底拉開,只是可惜,一個文化大革命使得已經意識到整合的中國科學家們為了保命再也顧不上科學研究了,在那個知識分子都是臭老九的年代,誰還有心情關心計算機的發展呢。

當然,為Busicom公司生產的全球第一款微處理器Intel 4004其實是非常落後地,擁有46條指令。 採用16針直cha封裝。 它片內整合了2250個電晶體,電晶體之間的距離是10微米,能夠處理4bit的資料,資料記憶體和程式記憶體分開,1K資料記憶體,4K程式記憶體。 執行時時脈頻率預計為1M,最終實現達到了穩定值108KHZ。 峰值740KHZ。 能進行二進位制編碼的十進位制數字運算。 而每秒運算6萬次,成本不到100美元

但由於技術原因。 Intel的延期交貨讓Busicom公司頗為惱怒。 與此同時,計算器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當Intel徹底完成4004晶片的設計和樣品地生產時,Busicom公司要求Intel賠錢,Intel同意了,但是它附加了一個條件:允許Intel在除計算器晶片市場之外的其它市場上自由 出售4004晶片至此,Intel公司完成了從單一地儲存器製造商向微處理器製造商的轉型。 而後Intel便開始了統治整個CPU的時代。

要不怎麼說日本人只能跟著喝湯,吃肉的事情沒他們的份呢,短視就是他們的特點之一,Busicom欣然接受了Intel8萬美元的賠款,而且擁有4004地使用權,可惜,幾年後這個計算器公司的產品就被淘汰掉了。 相反,英特爾公司的執行長戈登。摩爾將4004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最具革新性的產品之一”後便開始讓費格金和霍夫兩個人放手大幹。 費格金擔任小組組長,兩個鐵桿成員便是霍夫和Shima(被挖到了Intel),小組在美國公司一貫的重視客戶意見的傳統下對4004這款處理器進行了重大改進。 無論是電路設計方案還是生產工藝,甚至指令集均做了大規模的改進。 改進的結果便是1974年4月,微處理器部門研究出了叫做Intel8080地微處理器,Intel8080是一枚8位元處理器。 時脈為2MHz,亦是第一枚可算得上的處理器。 zilog 製造了與8080相容的CPU z…80。 隨後Intel便一路高衝,從8085到8086再到8088,80286,80386,可以說,8080為後面Intel的晶片架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什麼說那時候的中國和國外地差距還不是很明顯呢,因為上海半導體器件研究所會同上海元件五廠、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江蘇無線電廠、常州市半導體廠等單位聯合攻關,於79年9月仿製成功國內第一塊單片8位微處理器8080A,而這個時候Intel也不過是剛剛研究出286而已。 也就是說我國與美國的差距不到5年。 但是後來隨著市場換技術口號的提出,到21世紀時。 可以說在微處理器領域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高達幾十年。

而且到80年代初的時候世界上也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