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那你們認為該從什麼開始呢?”張國棟閉目思考了一會兒,開口問道。
“我們認為應該從冰箱壓縮機開始,我們完全可以依託龍騰計算機裝置廠,引進年產百萬臺的生產線,而且我們已經分析了,中國目前是完全可是消化掉這麼多產品的。”
“那生產線從什麼地方來呢?”張國棟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一個是日本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另外一個是飛利浦設在義大利的“伊瑞”公司。松下株式會社我們可以讓香港龍騰拜託NEC去購買生產線,而我們的龍騰計算機裝置廠的前身就和飛利浦有業務往來,也是很有希望買到生產線的。義大利的報價大概在2700萬(沒有找到具體資料,但是10萬臺的為2000萬,是90年代後買的。)”
“那你們傾向於買誰的呢?公司的流動資金只能有7000萬左右,剩下的錢我還有他用。”
“我們比較傾向於買日本的。”小吳說完低下了頭,小吳其實是一個堅定的反日分子,上次公司買NEC的電腦小吳嘀咕了幾句,被張國棟教訓了一頓,張國棟的理由是,在我們的技術還全面落後之前我們就要放下臉面,先把技術學到手,要知道這不是個人榮辱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科技發展的問題,所以張國棟對於這種單純的類似於晚清的腐儒思想很不喜歡,畢竟這個時代中日關係還是不錯(不論是否承認,事實就是這樣,哥們兒我可不是親日分子),中國很多技術產品要kao日本中繼。
“說說你們的理由。”
“我們跟松下初步的接觸了一下,他們沒有什麼其他的附加條件,單純的生產線價格2500萬人民幣,而且還是八成新的。是他們為印度準備的,但是印日兩國產生了些政治糾紛,所以日本政府不允許他們出售了,我們剛好遇到。而飛利浦的東西雖然他們也是賣生產線給我們,但是他們還有很多要求和服務,這些都是需要格外收錢的。第二個是他們的生產線也不是全新的,應該是7成新。第三個是松下的同意過來幾個專家協助我們安裝生產線,而且允許我們學其中的一些技術。”
“那就這樣吧,你們和他們儘量的談,談下來最好,談不下來再去買飛利浦的好了,作兩手準備吧。我們一定要加快發展速度。”現在張國棟是真正的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和人才的缺乏,比如三月份思科研究出了第一臺路由器,思科已經邁入了真正的發展階段了,可是自己沒有精力去關注,龔定雨那邊也還沒有訊息,估計是還沒有招到足夠多的人數。微軟雖然去年出來了一個DOS系統,但是由於產品並不是太受歡迎和關注,所以股價也一直不溫不火,自己完全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買入他的股票,甚至有足夠多的人手的話,完全可以搶先把Windows3。0釋出出來。即使上次岳母大人答應了自己幾個人才可是也是杯水車薪啊。(寫這章是為了將來將這些工廠轉移到中西部省份,幫助當地發展經濟,我有點感慨的是,我們的大城市和省會城市真的發展得不錯,但是我們的小城市和鄉鎮比起西方國家差距真是很大。)!~!
..
第四十一章:中科院
在瞭解了一下WFS的進度後,張國棟將史魚柱叫了進來。史魚柱一進來就看到張國棟一副凝重的表情,難道公司出了什麼問題?史魚柱心中閃過一絲不詳的念頭。
“史總,照這樣下去公司肯定發展不起來,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手,我們缺乏足夠的科研力量,我們不能按照國內公司那樣循序漸進的等著產品的升級,我們要做的是高科技產品,什麼是高科技,沒有自己的發明專利的東西不能稱為高科技,沒有讓其他企業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走的不能算作頂尖高科技。”
“標準?”儘管史魚柱已經當上龍騰的總經理快半年了,可是他始終有著這個時代中國人侷限的眼光。不能理解什麼是服務,什麼是標準。
“簡單的說一句吧,我們中國人以前稱黃金白銀都是用兩來形容,是不是?”張國棟首先丟擲了一個問題,不待史魚柱回答,他繼續說到,“可是現在國際黃金價格都用盎司,這就形成了一種標準,大家要想進行黃金的買賣,都要按照盎司價格進行交易,這還只是一種最簡答的標準,所以你可以想想標準的作用了。”
史魚柱沉思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那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標準就是我指定規則,別人都按照我的走,這樣只要我一直保證產品研發的前沿性,別人就一直在重複我的路,我吃肉,別人喝湯。”
“VeryGood!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