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廣播節目。 鑫諾一號衛星成為了承擔國家廣播電視和亞太地區通訊傳輸業務的最主要衛星資源之一。
可是,看看鑫諾公司後面的Boss們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以及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這些公司哪個不是實力超級強勁的國有企業,而現在龍騰赫然還是私企。 而一顆通訊衛星上面所接入的服務已經遠遠不是一個私企所能掌控的了。 無論多麼衷心,國家也不可能將如此重要的一顆衛星劃歸私企所有的!
可是張國棟又不甘心一直這麼等下去,要知道通訊業也是有風險的。 隨著天生衛星地日漸增多,近地軌道漸漸就會被瓜分完畢,勢必造成軌道位置緊張,可用軌道位置的日益減少,可能會導致將來某些“紙上衛星”專案必須使用其已經申請到的軌道位置,否則誰也不能保證那個位置不會被他人搶佔。 而且軌道位置警長還可能會使一些過時的系統提前退役。
張國棟很清晰的記得一個數字,在1996年的時候。 光是亞太地區用於提供服務的非軍用近地軌道地通訊衛星就有81顆,所攜帶的轉發器數量高達1434臺。 而96年又發射了17顆由西方製造地近地危險。 其攜帶的轉發器為579臺。 而後97年再次進行了13次衛星升空,轉發器高達179臺,隨後98年便是銥和特里德西克系統大放光彩的一年,銥和特里德西克系統又叫銥星系統,是美國銥星公司計劃發射77顆,實際發射72顆,投入使用為66顆的衛星系統。 而2000年後,隨著亞太經濟的持續增長,發射的衛星又不知道多了凡幾,所以現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