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的官多。
不多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有多小,一個縣處級過來直接扔到水裡面浪花都沒有一個,一個司廳級跑過來,可能有實權的還有人願意結交一些,否則哪裡來回哪裡去,這裡不是你囂張的一畝三分地。如果是一個省部級,不好意思,還是得夾著尾巴做人,中國自古形成的官場文化自然有他需要遵守的潛規則,不能因為你而壞了規矩。所以該跑的跑,不該跑的千萬別撈,說不定哪天就惹了什麼元老的後代了呢。
眾所周知,北京和上海的市委書記基本上只要不出意外都能成為中央的政治局委員,說不得就是中央的政治局常委。但凡事也有例外,一個是北京市委書記**,還有一個是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很不幸,兩個人是本家,當然,這裡面涉及到一些所謂的政治鬥爭,但至少表面上,兩個人都是因為經濟問題而被拿下了。
現在的上海其實正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歷史上因為八的平方事件使得Z總升到了中央,從此以後被後世許多中國人記住的一位老人擔任了上海的市委書記,但現在八的平方事件沒有發生,Z總就只能呆在上海的一畝三分地上了。別的地上市長也和市委書記相互別苗頭,畢竟,這種政治制度就是當初建國的一幫偉人們設想好的,中國人多,不怕你鬥,就怕你聯合起來將地方經營成鐵板一塊,讓上面的訊息傳達不下去,下面的訊息反映不上來,那這樣問題可就眼中了。
這次出問題的是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上海飛利浦龍騰佔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飛利浦佔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還有上元五廠、上無七廠和上無十九廠聯合組成的。本來飛利浦和龍騰的關係非常不錯,在CD的專利推廣方面,飛利浦是得到了龍騰的照顧的。但是問題出在張國棟身上。在飛利浦進入中國後,考慮到中國的家電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前景,張國棟認為kao著龍騰自身的晶片產量和飛利浦中國的產量是很難滿足中國廠商的需求的,與其讓他們去外面看別人的眼色行事,還不如多引進幾家廠商。所以張國棟又引進了意法半導體。
意法半導體成立之初,雖然在國際上前身的兩個公司都比較有實力,但畢竟是因為經營的原因導致了一些問題,但是意法半導體成立之後,竟然表現出了強勁的實力,義大利的晶片供應基本上被它所壟斷,法國雖然好一點,但是法國由於其發達的軍工產業,晶片生產和製造的廠家也比較多,競爭也比較激烈。除此之外,在歐洲的其他地方,竟然打得傳統的老牌廠家荷蘭飛利浦是節節敗退。而在亞洲部分,因為和龍騰合作,龍騰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後也授權給了意法半導體,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意法半導體就成為了中國市場上的第二大晶片供應商。這不禁將羅德曼給氣得半死。
加上原先的大的晶片供應商,日本廠家也對意法半導體有所不滿,所以這次相互勾結了起來,竟然要牟取龍騰在上海飛利浦的全部股份。
因為還沒有上市,所以日本廠家即使再怎麼jian詐也無法透過股市來收購龍騰的股票,再說日本人的金融能力可的確是不怎麼樣,自己國家的金融市場都是畸形發展的,在美國爸爸不認它這個乾兒子反而強搶了乾兒子的東西后,經濟竟然停止增長了十年,可見日本的金融的確不咋滴。當然,金融不行不代表經濟也不行。日本地產泡沫破滅後,經濟雖然停止了增長,但好歹人家還有發到的電子工業,還有先進的重工業。不像中國,中國後世一旦地產泡沫破滅了的話,估計只剩下一個航天工業還能夠拿得出手,其餘的還是算了吧。
陰謀軌跡可是日本人的強項,因為前面NEC和富士通已經吃過張國棟的虧了,所以吃一塹長一智,日本人沒有輕舉妄動。但是據龍騰裡面的線人發回來的訊息,張國棟似乎有些私事要外出很久,這可是一個絕對難得的好機會。於是以小雞照國為首的NEC和富士通的專家開始和飛利浦公司聯合了起來。
哪裡都不會缺少敗類,小雞照國對中國有著深刻的研究,加上日本這個時候和中國的關係還非常不錯,很快便拉攏了上海大批的官員,而後又收買了三個國營廠中的幾個負責人。小雞照國果然善於陰謀,給龍騰在飛利浦的總經理挖了個坑。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國內純粹的環境安逸得太久了,還是因為文化大革命留給人民的傷痛已經過去了,朱冰松竟然很輕易的就上當了,一個日本女人在付出了自己不知道第多少次的貞操後,竟然輕易的就從朱冰松嘴裡套出了1毫米的晶片技術。是的,龍騰在攻克了1。5毫米的技術以後,已經開始向1毫米技術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