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遺忘歷史的人記住歷史,為了讓冷漠的人感悟到溫情的力量,為了讓人們記住相思的苦處,為了讓人們銘記戰爭的罪惡,為了讓人們堅信和平自由的信念,為了山河鎮的幸福,我決定先我的手稿流傳於世。一部傳記,名曰《山向河的懺悔錄》,裡面記錄我和她的過往,記錄著多災多難的祖國的過往。交給你們了,千萬要保持真實,千萬不能像現在的電影那樣去拍,要拍的感動人心,除此之外我別無他求!”孔爺爺認真地說著每一個字,二人聽著,字字人心。
他們對此很是意外,頓時不知說什麼好了。只呆呆地看著密密麻麻地手稿文字。那些文字如同美麗的孩子一樣富有生機。文字工整,字型端正,極富神韻。他們被第一段開頭攝住了心魂:
我要懺悔!我知道我是罪人,我要向我的祖國懺悔,我要向我的愛人懺悔,我要向我所在河流和山川懺悔!我要向我自己懺悔!
晗子和趙詩人還沒有開口說話,孔爺爺又顫顫地說“我真該懺悔!”,然後轉身即走,流下淚水向空落落的木閣處走去——那一批精神病人最近被移走了——野鶴木閣已經聽不見他安慰失去理智的人們的聲音了。
晗子和趙詩人看著孔爺爺的背影,心神暗淡,不知如何言語。正當山河寂寥,空留孔爺爺歸去的背影時,天邊傳來幾隻彩鳥圍著光芒萬丈的的太陽,發出清脆的聲音,由天入地,讓人不忍吟誦“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可是晗子和趙詩人很是驚奇,由此引發對孔爺爺的評價:“此君只應仙山有,人間難得幾回見?”
於是原先的《懇請書》變成了《致謝信》,“河岸岸的蘆葦豎起了耳朵,浮雲在陰晦的天上停下了腳步,碩鳥在枯老的枝頭上安靜地等待,游魚在河面呼吸不願下沉,瘋狂的狗兒和貓兒不願離去,烏蒙馬和黑牛在草原上大聲懇求,人們在田野上放下了鋤頭,夜晚的青蛙停止了鳴叫,為什麼?我們都在感謝您為我們講述那悲壯華美的故事,這故事有著巨大的魔力,可以讓人們從此記住戰爭的罪惡,記住人情的可貴,不再遺忘歷史,不再咒罵命運,讓人們領會到藝術的美,感受到心靈的幸福,獲得無窮的前進的力量,無窮的創造靈感……”
第四十六章:發展新策略:拍電影
晗子和趙詩人得到這至寶的書稿,異常興奮,好似看到了山河鎮的美好未來,就差沒要舉行歡慶大會了。孔爺爺的書稿原名是《山向河的懺悔錄》,晗子趙詩人想換一個名稱,因為最近有一部非常流行和感人的電影《雲水謠》,於是取名《山河戀》。想來其中有一種緣分——山河鎮的名字和山河戀名字相似——就更增對未來的信心。
是否要借鑑《雲水謠》中的臺詞和場景呢?或者是不是拿著這本書去請《雲水謠》的導演再來拍攝,來個“姐妹篇”?想來孔爺爺的故事是真實可靠的,而《雲水謠》是一個商業大片,有很多虛構的成分,於是更添信心,覺得這《山河戀》拍攝下來,定能超越風行一時的《雲水謠》!
這個想法在全鎮宣傳開來之後,由於全鎮人對於電影和藝術都有一種愛護之心,紛紛表示支援。幾位由於鎮裡引進轉基因和雜交的種植水果的技術,賺得到很多錢的人,比如林興權,自從兒子被抓走進監獄之後,他想盡一切辦法想把兒子救回來。可是在周旋過程中遇到一個大問題,那就是錢的問題。“沒錢誰跟你辦事?!”他跑了將近3個月,遇到了貪婪的律師、官員、熟人,總結出這麼一個黃金定律,“有錢好辦事!沒錢辦屁事!”,最後以這個黃金定律發奮賺錢。如今已經有點規模了,就大打出手地對這部電影進行贊助,“有錢什麼事不能辦成?不就是拍電影嗎?拍!”
於是林興權成為了該部電影的第一個贊助者,一出手就是3萬,讓很多沒見過大錢的人都懷疑他是不是以前當村長時候貪的。不過這三萬塊錢正好可以買到了拍攝電影所需的各色儀器和工具。愛林興權的大打出手下,各家都不甘落後,紛紛出來捐錢,總計得到了20萬的投資,還不到半月,劇本還沒有改編出來,就籌到了這麼一大筆錢讓晗子趙詩人異常興奮。
雖然趙詩人有藝術氣質,但是具體的一些拍攝技術和流程卻不怎麼清楚。於是找了一個時間到市區,順便到市裡去籌集各色需要的裝置。在一個網咖Baidu貼吧發了一個帖子,名為“本人有志於自己拍攝電影,請問具體流程如何?”,沒想到沒有等幾分鐘就有答案出現在百度最佳答案上,具體步驟如下:1。企劃;2。文字劇本;3。故事指令碼 ;4。造型與美術設定 ;5。場景設計;6試拍,7。拍攝;8後期整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