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3 / 4)

沒有達到可以馴駝的水平。當時自己年輕氣盛,看到別人調馴駱駝,羨慕之餘總也想試試,但終究未成,只是騎過“半不拉生棒”(別人調教過一兩個回合後,仍須帶籠頭和栓腿拉繩的駱駝)。這種半不拉生棒駱駝雖然未完全馴服,但正是由於它還有不少野性,所以輕盈的身體彈跳柔軟,靈活的腿腳跑起來速度快,人騎在上面既舒服又過癮。

“半不拉生棒”駱駝的速度和騎在上面的舒適我是領教過的,這往往也伴隨著風險和挨摔打的考驗。記得那年,牧放駝群的駝倌給我捉了一隻“半不拉生棒”駱駝,這隻被馴駝手稱為“小吉普”的駱駝四肢高挑,身體輕盈,騎上它確實像坐小吉普一樣,鞍座隨著跳躍柔軟舒適,一撒韁繩跑得飛快。只是調馴的時間短,左手要緊抓籠頭韁繩才行,一上一下也須狠揪提腳繩它才肯臥下。 有一天早晨天氣很冷,我捉回“小吉普”到井邊飲完水,連拽韁繩帶狠揪拴腿繩稍倒它,剛騎到駝鞍子上,它嗖的一下就起來了,沒走幾步,就尥了蹶子。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我,沒用幾下子就從駱駝身上摔了下來。我從地下爬起來後,撫攏了一下落地的臀部,又拽到它騎了上去。它又啪唧啪唧地尥起來,結果又把我摔下來。兩次從高大的駱駝身上掉下來,分別摔到了臀的兩邊。雖然沒有傷筋骨,但是因為這次意外,弄得我一個多月進屋裡不能坐,只能靠牆站著,晚上睡覺只能趴著睡,真可謂吃盡苦頭。這些苦痛的經歷,至今歷歷在目。

當我們在30年後,重新回到插隊生活過的第二故鄉的時候,駱駝已經成為少見的牲畜。原來隊裡200多隻的駱駝群,分畜到戶後,許多牧民將無法散養的駱駝都賣掉了。聽牧民們介紹,這不僅是因為牧民家家戶戶都有了摩托車和汽車,駱駝再也不是冬天牧民們唯一的交通工具,而且也因為牧放駱駝需要的草場大,牧區實施退牧還草後,大片的草場圍起了草庫略,限制了牧駝的活動區域,並且牧駝付出的勞動量多,遠不如牧羊經濟效益高。就連幾代以牧駝為生的老駝倌家也改為以牧羊為生,僅僅留下了十來只駱駝。我們返鄉驅車幾百公里,沿途也只見到零零散散的幾隻駱駝。如今駱駝成了少見的稀罕之物,但是它那其貌不揚、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為人類服務的秉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奔波之餘下車小憩,我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矇矓中產生了對當年成片駱駝群漫布草灘情形的懷念,對那當年騎著駱駝悠然自得的心情的嚮往,對駱駝給我們帶來的摔打、磨鍊和諸多方便等親身經歷的留戀……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歲月流逝似飛箭,終身難忘插隊情(10)

一 線 電 話

北疆草原四子王旗是烏蘭察布盟所轄幾旗一市中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但是其面積卻佔全盟的57%,可謂幅員廣闊。我們插隊的腦木更公社方圓近200平方公里。我們大隊東西長有50多公里,南北有60公里。

幅員廣闊對畜牧來說,是再好不過了。寬廣的草原上,三三兩兩地分佈著畜群。但是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為通訊聯絡帶來了許多不便。報刊雜誌經常是要延誤七八天,有時天氣不好或趕上風雪,經常是十天半個月見不到。通常牧民們都是由過路人給捎話、捎信或報紙。後來公社委託我們江岸和哈沙圖大隊確定了一名通訊員,每週到隊裡來一次,送些信件、報紙書刊和公社的資訊。因為通訊員不算正式職工,在隊裡拿工分補貼,所以積極性也不高,剛乾時還行,後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公社和各個隊的聯絡仍然不通暢。

為了解決通訊聯絡的不便,公社終於下決心,組織四個大隊集體安裝有線電話,為此從各大隊一次*納2000元,用於購買架設電話線的杆子。美名曰電話線杆,實際就是樹幹削成的椽子。公社僱人從公社到四個大隊隔一段立一根杆子,把一根黑色的金屬線架在杆子上。

電話終於裝上了,這也成為方圓幾百公里的大事。我們大隊部由於經常沒有人,電話就安在了飼料地隊長韓三的屋裡。飼料地的人們都來看這個現代化的玩意。由於一根線連著,另一個迴路靠的是深埋的導線。電話雖然通了,但是聲音很不清晰。接電話的人經常是扯著嗓子高喊,對方才能聽到。能相隔數十里聽到對方的聲音,人們還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新奇和喜悅。

有了電話作為通訊工具,方便了公社與各大隊之間的聯絡,公社有什麼事很快就通知到隊裡。過去有個什麼訊息要五六天才能傳到畜群點,現在有什麼重大訊息、重要的事情,公社一個電話過來就知道了。有一次來暴風雪,公社提前得到了氣象預報,立刻電話通知到各大隊,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