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然而,從另一個層面看,當年也正是憑著那匪夷所思的執著和對某種信念的堅守,才讓枯燥的生活不再空虛和蒼白,才使我們擺脫了沉淪和頹唐,始終樂觀地承載了人生的歷練,支撐我們走過了那段艱苦的行程。那執著信念影響了我們的整個人生,甚至還可從下一代人身上找到蹤影。對信念的執著追求是我們這代人的共同性格,是我們留給後代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

保安堡…那難忘的歌(5)

反思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懷舊是我們一代知青所特有的情結。它是對歷史的揣摩和回味。在這難以割捨的情結中,埋藏著我們對共和國的真情摯愛,蘊含著對社會底層父老鄉親的深切懷念,以及對人生真諦的理性思考和詮釋。50多年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當人們置身於時代潮流中的時候,很難留下深刻的感悟。只有回過頭來反思那段歷史時,才能獲得真實的體驗。這就是戀故懷舊的魅力所在。

一個民族只有認真地反思歷史,才能清醒地認知將來。一個不瞭解自身歷史的民族,很可能會再次受到歷史的懲罰。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那段歷史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已成為當代青年認知歷史過程中的缺失和空白。“插隊知青”這一特定歷史環境中的特有名稱也越來越為當代人們所陌生。今天我們追憶那段往事,絕不是在這裡顧影自憐,自作多情;也不想怨天尤人,慨嘆人生;更不願撩開時代留給我們的創傷,乞求後人的憐憫和同情。我們之所以追憶那段往事,就是要透過那段經歷的反思和回顧,反省歷史,感悟人生,告知當代,警示未來。這是我們一代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我們有責任向年輕人講述中華民族那段椎心泣血的歷史教訓,要讓他們知道,在共和國的青年時期,他們的父輩……共和國的同代人,為了防止所謂修正主義的侵入,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運動,幾乎浪費了個人的寶貴青春。他們給歷史留下了一條斷代,一條人才的斷代,歷史給他們留下的是一塊文化知識的空白,一塊足以令人抱憾終生的空白。

要讓後代人懂得,不但共和國的建立,需要有人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而即使在和平建設年代,民族的進步,共和國的成長,同樣需要有人為其做出犧牲、付出代價。這種代價有時甚至是慘痛的,而代價的承受者唯一的希望,就是這些用熱血、熱淚、用一代人昂貴的青春所換取的歷史教訓,能被世世代代永遠銘記。那是共和國不可迴避的一段悲壯的歷史,它將永遠地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有付出才有摯愛

60年來,我們這代人始終與共和國同行,與共和國一起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和苦痛,共同經受了各種自然災害和政治風雲的磨難。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逐步清醒地認識了個人與共和國的聯絡。今天在反省那段人生經歷的同時,我們有責任告誡自己的兒女,不要一提起祖國就妄自菲薄,更不要奢談什麼超脫於時代的人生價值。經歷過那場人生磨難之後,才使我們真切感知到,每個人時刻都在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風雨同舟,甘苦同在。共和國的命運始終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共和國的前途始終與我們緊密相連。個人與祖國無法分隔,共和國永遠是我們的依託,沒有共和國的安寧和穩定,我們將一事無成,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個人價值和前途。這就是那段動盪的歷史留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一代人以青春為代價,所悟出的刻骨銘心的切身體驗。

同時也正是由於在與共和國共同成長中曾付出過青春的代價,才使我們對共和國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由衷的熱愛。那是一種誠摯而深沉的愛。它會讓我們每當聽到國歌響起就會熱血沸騰、每當看到國旗升起就會噙滿驕傲淚水的愛。這種愛是未曾品嚐過那段經歷的當代青年所無法理解的。

60年來,隨著歲月長河的沖刷,年輕時的浮躁和張狂漸漸被濾去,我們逐漸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練就了我們每臨大事的靜氣、淡定和從容,增添了幾分豁達與平和,對人生有了超然的解讀。正如宋代詞人蘇軾所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苦短,歲月無痕。今天我們無須再尋覓那稍縱即逝的人生,更無須糾纏那永遠也理不清的怨悔與得失。該逝去的將永不復返。其實,過去的一切已變得無關緊要,而唯有那段經歷留給我們的人生感悟,將永遠沉澱在心底,讓人受用終生。

當年我們曾戰鬥過的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我們美好的懷念,純真的友情,神聖的追求和百折不撓的執著。今天只要我們守望住那精神的執著,一如既往,有所追求,豁達、從容地面對人生,我們的生活就將更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