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學生、團體都還有優惠,對音樂劇粉絲來說,一旦看到海報,被珍妮的美貌和宣傳語吸引,有六成的可能就會掏錢去買票了,都有親自驗證一下劇團有沒有說大話的心理,然後剩下四成就是在等劇評、反饋,再看是否掏錢。原本沒有觀劇習慣的路人裡,比較不差錢的那些也有一定的比例在好奇心驅使下去買票,當然買的是較為便宜的座位,他們中多數人沒有看過音樂劇,對於這種開支還是比較慎重的。
宣傳營銷其實就是花錢買關注度,這一次舒伯特劇院的宣傳手筆很強大,外加珍妮長相的確吸睛,所以宣傳效果很良好,首周票房爆滿,很快就沒有餘座,之後幾周的票房,也都是有個良好的走勢開端。當然,其中有一些零星的票數也是來源於曾經的《CSI》觀眾,如果他們湊巧住在紐約,又有經濟能力的話,還是願意去看看這個神秘的‘華妮塔’真人的。
‘哇,天啊,她居然是音樂劇演員,那麼這是她的第一部劇嗎?之前可沒有人找到她在百老匯演出的證據,這女孩真是個謎。’
‘也許是之前我們沒有發現而已,這女孩有經紀公司嗎?為什麼她的PR沒有更新她的詳細檔案?’
‘真羨慕能看到*演出的紐約客們,有人會去看她的演出嗎?’
‘我已經買了票,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但我不知道能否和她真人交談,通常來說我不是會追星的那種人。’
‘我媽媽和我一起買了票,我們會去看首演,我媽媽非常想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也真的那麼漂亮。’
‘太羨慕你們了!如果得到簽名或者合影的話,一定要發上來!’
當時《CSI》的兩千萬觀眾,為珍妮留下的就是這麼數十個會在IMDB討論版上積極回帖討論的粉絲,當然,也許還有一些沉默分子,只是經過車站,看到宣傳欄,然後想到《CSI》,就這樣默默地買了票,也沒有上網來和別人討論。
除此外,還有一些行內關係人士,包括劇評家,在看到如此囂張的標語以後,也找人要了票,他們對於《芝加哥》劇團的這一次嘗試充滿了興趣。
不論如何,這一波造勢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大家都很滿意——劇團和劇院滿意票房,珍妮也滿意於IMDB上她那少數幾十個粉絲對海報的反饋,甚至電影方都很滿意於現在的宣傳效果,已經結束拍攝,正在忙後期製作的羅伯打電話來說,切薩雷給他們看了一份報告,上面是《芝加哥》電影版的幾個關鍵詞在這幾周的檢索數量走勢,從劇院那邊開始宣傳的那個週末,搜尋量就是陡增,包括‘《芝加哥》 上映時間’,‘《芝加哥》 演員’這樣的關鍵詞,都是有明顯的上揚趨勢。
免費的宣傳,誰不喜歡?這件事的後續走勢誰也不知道,但在目前為止,對劇院和片商都是雙贏。估計就是蕾妮那邊會多幾個記者去問問題,不過到目前為止,蕾妮方面保持了一片沉默,完全是沒有評論和回應。
“這是很正常的。”切薩雷遞給她一支筆,隨口評論,“蕾妮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回應,她的任何一個回應對於你都是幫助。”
在切薩雷對面,一箇中年猶太女人笑呵呵地說,“是的,當然現在你對於任何採訪也都應該是謝絕態度,就讓作品和劇評代替你說話,飢餓營銷是個很好的新概念,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一直保持大眾和劇評人對你的飢餓感——飢餓感能夠美化一切。”
是的,在劇目公演前夕,珍妮的團隊裡又多了一個人了,切薩雷為她找了個公共關係專家(PR):茱蒂.阿克曼,為此她還特地飛來紐約和珍妮簽訂合約。
珍妮要付給她的錢現在還不算很多,甚至可以說是讓人吃驚的低價——一個月數百美元,就能讓她享有阿克曼的公關服務。
這倒不是因為茱蒂的名聲不響亮,而是珍妮現在名聲不夠,所以PR要做的事接近於無,切薩雷現在給她找來茱蒂,明顯是為了音樂劇上演之後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採訪和劇評做準備,如果珍妮一炮而紅,PR工作量增大,自然就會換籤合約抬高服務費,當然如果珍妮一炮而黑的話,茱蒂本人也許都不會願意服務她了,她會在現在接下珍妮,明顯就是看好她的潛力。
對這些考量,不需要切薩雷明說,珍妮經過一些思考都是能自己腦補出來的。她把簡單的合同看了一遍,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和茱蒂握了握手,“你們會留下來看我的演出嗎?”
“我們特地在演出前一天飛過來就是因為這個。”茱蒂對她友善地一笑,“今晚如果你有空的話,可以和我共進晚餐嗎?我想我們應該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