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視肯定是顯而易見的。就不說薩爾維和她的緋聞,只說這是大夢獨立製作,由她主演並製片的第一部衝奧片,就該知道這部片對她的意義怎麼說都不嫌多。
既然‘擁有魔法石的珍妮弗’都這麼看重《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那麼這部電影的潛力當然是毋庸置疑了,但凱瑞還是沒有馬上回絕和珍妮弗的談判,因為華納的思路並沒有改變:《百萬富翁》會不會被放棄,得看那部談判中的電影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益,而且這個等式還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因為華納獨立拿到的只是本片在五年內的北美版權,而奧系片以回本慢,盈利時間長著稱,所以在五年內,它能帶來什麼利潤還不好說,即使幸運地拿到了奧斯卡大獎,最大的獲益者也是本片的製作方,英國和印度那邊的片廠,而不會是華納本身。
而且,說白了,這也和華納的派系鬥爭有一定的關係,華納獨立被裁撤,也意味著原本的ceo黯然回到母公司,遭遇到了仕途上的重大打擊,而凱瑞心知肚明,傑夫之所以會決定打包賣掉華納獨立的片庫,也和原ceo是辻原的親信有關……如果《百萬富翁》和那部談判中的電影都能在北美市場上創造出100美元的價值,那麼華納會選擇大夢,即使華納能拿到的可能都是這其中的20美元,但華納獨立的20美元和傑夫新帶出電影所賺到的20美元,這當然不可能是一碼事。凱瑞私下甚至認為,如果讓傑夫來選的話,《百萬富翁》甚至必須給華納掙到40美元,才能在天平上pk掉新電影的20美元。
當然了,傑夫的私心也不可能永無止盡,甚至危害公司前途,所以他這段時間最想要看到的就是相關的資料:關於《百萬富翁》能掙到多少錢的預測,以及對於新電影盈利能力的分析。華納也因此自覺不自覺地使用了拖字訣,希望能等等看看,如果能拖到《百萬富翁》在英國那邊辦了試映會,或是參加了電影節出來,那就是最好了,如果《百萬富翁》爆了,華納就立於不敗之地,可以用這部影片和大夢換來更多的利益,而如果認為新電影的利潤無法和《百萬富翁》的北美版權比較的話,那麼華納也可以蹬掉大夢,選擇《百萬富翁》。
這條思路凱瑞已經琢磨了很久,自認為是當前局面的最優解,而他肯定傑夫對此也是贊同的,甚至也許還因此對他又多了幾分欣賞——但,他完全低估了ceo等級的厚顏無恥和翻臉無情,雖然看到影評的那一刻,他的心頭也是咯噔一聲,但他是萬萬沒想到,才來到辦公室沒多久,就被傑夫訓斥了這麼一頓,更是啞巴吃黃連地被扣上了一口黑鍋,聽傑夫的語氣,好像談判遲遲沒有完成,反倒完全是因為他的翫忽職守似的。
“……如果加把勁的話,我們可以在這幾天談下來。”不甘地沉默了一會之後,凱瑞還是無法凝聚出足夠的勇氣反抗傑夫,只能笑納這口屈辱之鍋,他也因此有點自暴自棄起來,不再為公司考慮——大不了拿了今年的bonus以後就跳槽走人好了,“但是這麼做的話,我們能拿到的條件肯定不會太好,畢竟在現在的局勢下,我們的想法太好猜了,大夢不可能不把握到我們的心態變化,肯定會在談判中佔據主動。即使他們沒想到這點,現在他們也未必還那麼想要《百萬富翁》了。”
如果說,大夢買下《百萬富翁》是基於對夢露的不自信,那麼現在,他們已經明白了《夢露》會是今年頒獎季中怎樣的黑馬和怪物,他們為什麼還會對《百萬富翁》如此感興趣?就是華納大肆宣傳地發行了《百萬富翁》,也未必能和《夢露》競爭,甚至可以說有很大的可能是競爭不過,那他們的談判心態肯定會發生變化:能談就談,不能談那就算了,大夢還怕找不到投資者?眼看《夢露》又是神作的節奏,華納要是不肯投資新片,大夢對外一放風,上門的投資者估計都能把公司大門給踏爆。
雖然承認這一點讓華納有些難受,但凱瑞認為傑夫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在《夢露》試映會大爆之後,雙方在談判中就是華納弱勢,華納央求大夢,華納想擺架子那隻能自取其辱,如果還想拿下合同,達成好萊塢現在人人都想要的‘和珍妮弗一起發財’的成就的話,那就只能好好揣摩珍妮弗的心思,努力研究怎麼把她伺候得更舒服,說難聽點,就是怎麼親吻她的腳趾才能讓她高興。當然啦,這麼做似乎有點沒面子……但商人出來做事,為的不是利潤難道是尊嚴?這樁活計,華納不想做,環球、派拉蒙和索尼都會做得很高興——而且做得很快速,必須得趕在迪士尼改變心意,把他們的小公主收攏回手心守護起來之前,把合同談下來,把通道維護住,只有這樣,日後才能有那麼一絲微小的可能,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