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時尚時代 作者:無邊的寒冷

樣穿到外面來?”這類譴責的話恐怕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了,但是青年人壓抑了好久的這種生活方式上的活力一下爆發出來了,不是社會力量可以壓抑的。

外國、港臺在國內興建的合資、外資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如雨後春筍,在各地紛紛出現。

特別是在幾個中心大城市,比如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這些地方,這類企業很多。

除了利用廉價勞動力盈利的加工業之外,也有不少管理、市場、高科技、設計、廣告型別的大企業在中國的

114熱土上落戶了。

這些企業都僱用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國內僱員,這些剛從高等院校走出來的年輕職業人,在這些企業中受到了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各種職業培訓,也被要求接受和遵循西方企業文化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上班要穿正裝,言談舉止要禮貌。

中國時裝業其實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了,但是除了出口產品加工之外,這個產業在國內是“找不著北”的,僅僅是成衣生產業而已。

但到了這個時候,中國時裝業主動出擊了,推出了“職業女裝”概念。

這個概念到後來發展為“白領”概念。

大家都看到市場的比例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大,因此一些外國知名品牌也開始設法進入國內,在國內開店,也開始探索透過廣告和活動來宣傳品牌了。

時尚時代 第一部分(12)

1995年可以說是又一道分水嶺。

1995年前口口聲聲談的、用的是“休閒服裝”,講究的是“休閒生活”;1995年以後,則是開始說“時裝”,談“時尚”了。

“休閒”為“時尚”做好了前期鋪墊,“休閒”概念被廣泛接受,“時尚”概念就一下子鋪開了。

作為一種流行方式,曾經在20世紀60年代以波普浪潮之勢席捲西方的“迷你裙”風氣,1995年、1996年在世界範圍內再次回潮,衣服變短變瘦,裙子直逼大腿根,褲子流行合身的直直的筆管式。

這股風潮不僅帶動了中國少女裝市場的繁榮,而且也始料不及地觸發了成熟女性集體失去自我,全球性的骨感美女標準也讓中國女性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瘦身大運動。

在年輕化的“小一號”和20世紀60年代懷舊風潮中,“簡約”、“中性”等新名詞由媒體的灌輸,逐漸為中國老百姓知曉。

西方在這股潮流中還衍生出軍裝式樣的流行,當時已進入中國的國際大牌“範思哲”(Versace)、“普拉達”(Prada)等都推出了相應的款式。

這個突如其來的時尚潮流,在西方自然是一股懷舊風(nostalgia),在沒有發生過“迷你裙”浪潮的中國,1996年就成了女裝的主流了。

國內在經歷了前幾年提倡休閒風的“邋遢帥”之後,轉入“小一號”的緊身迷你時代,休閒風時期的設計特徵在女裝中完全偃旗息鼓,也再沒有多少人在文化衫上浪費時間了。

我們的“白領”消費群對於西方流行什麼,西方什麼品牌最受歡迎的興趣遠大於無厘頭的創意,幾乎是在一兩年時間內完成了這個純粹業餘的時髦風氣向國際接軌的時尚風轉化的階段性

發展。

中國當時的所謂時裝業,其實除了國內消費之外,很大程度是外資、合資企業加工出口的產品。

而國內出現的一些民營時裝公司,也是適應國際時尚潮流而產生的,因此,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對國內的時裝業打擊非常大,海外市場萎縮,需求銳減,中國時尚業進入低迷期。

1997年開始,外銷要求很低,時尚產品逐步轉向國內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好多的時尚產品在設計上居然向20世紀70年代西方的風格轉,圖案印花、迷幻條子、襯衫式連衣裙、護士制服裙、低腰喇叭褲等;細節上,明線大口袋、露趾拖鞋、皮繩做的頸鍊,還有嬉皮士形象等,這股潮流接下去就演變為狂熱的民族風,尤其是東方熱,比如克里斯提安·迪奧(ChristianDior)的“中國娃娃”和美國設計師譚燕玉(VivienneTam)的毛澤東像一下子非常流行。

“中國娃娃”是西方設計師對中國的一種近似漫畫的詮釋,而毛澤東像則是西方政治波普藝術的延續。

這類設計,在中國被裹上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受到歡迎,成為流行,直讓設計師始料不及,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了。

西方的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