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很多企業家說:“我媽媽是最懂得投資的人,她在我身上投資,現在獲得了極大的回報。”這是對母親的一大侮辱,每個母親都悉心照顧子女,從沒有投資回報的觀念。父母對子女的呵護是無心的服務,無心的照顧。《易經》裡講感應的卦,不叫感卦,而叫鹹卦,鹹就是把心去掉。無心之感,才會有效。“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裁花花不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無心,就是做你該做的事,而不要計較成果,即不要有投資回報、投入產出的觀念。
沒有人規定你要做到無心的服務、無心的關懷,完全看你自己做不做得到。中國人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到,彈性非常大,持久忠誠可以,隨時跳槽也可以,但中國人凡事都必須是自發的,如果有硬性規定,就行不通了。只要中國人願意,我們是最不計較的、最好商量的。一旦和中國人談條件,那我們的條件比誰都苛刻。
中國人為什麼沒形成契約制?舉個例子,兩家公司合作,沒有任何約束的時候,合作得很愉快,什麼都不計較,凡事好商量。一旦有家公司說,必須要籤合同,用法律來約束。那雙方的關係就開始惡化了,它們都想方設法為自己爭取利益,最後只能終止合作。
中國團隊的特色是講義氣,這是我們要戰勝西方的利器,如果完全學西方的經驗,只能跟在西方人的後面走,無法超越。
四、合適的管理才是最好的(2)
中國人講義氣,中國早期的商幫,晉商也好,徽商也好,浙商也好,都是重義氣、重承諾的典範。彼此之間一諾千金,不需要契約這種形式。
吃虧也是佔便宜
無心的投入,有不同的產出,這叫感應。中國人強調廣結善緣,平常多做好事,不求回報,成敗得失也不是用眼前利益來衡量的。中國人懂得用辯證的方法去思考,在我們看來,得與失是統一的。
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會說“吃虧就是佔便宜”,也只有中國人會把5塊錢進的貨以3塊錢賣出去。外國人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他們認為,吃虧就是吃虧,不可能會佔便宜。
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但中國人就會做,不是中國人笨,而是因為中國人頭腦靈活,賺錢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是利用時間差,5塊錢進的貨,我付支票,然後3塊錢賣出去,收取現金。這樣就有了時間差,利用時間差就可以多做一筆生意,多賺點利潤。
還有比較妙的方法,5塊錢買進後,把貨物拆成兩部分,將其中的一部分以3塊錢賣出去。一部分的貨物根本沒法使用,買方肯定還會買另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賣方可以定價為4塊錢。這樣,原本5塊錢買進的貨物最後可以賣到7塊。這種方法後來被日本人學會了,日本人靠這種方法使日本汽車成功地打入中國市場。
案例
化整為零利潤大
很早以前,歐美車系就想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因其價格較高,而當時中國人的購買力有限,所以歐美車系很難在中國市場上站穩腳跟。而日本人開發了一種車,以很低的價格出售,最終打入中國市場。這種車價格低,成本也低,其零配件比較容易壞。中國人買了這種車後,今天換這個零件,明天換那個零件,最後日本人透過賣零配件賺回了利潤。
用中國的方法管理最有效
管理中國人的團隊,用中國人的方法才有效,因為我們活在中國人的圈子裡。
我們不要什麼都和外國人學,因為外國人的東西並不一定適合我們。比如說,外國人早上見面打招呼說“Good morning”,我們翻譯成“早上好”,殊不知,外國人上午11點半還算早上,還可以說“Good morning”。中國人早上來得很早可以說“早上好”,這是講給老闆聽的,哪天有人上班遲到了,他還會說“早上好”嗎?
在西方,任何事都可以擺在桌面上談;在中國,誰開口誰倒黴。如果你有事要拜託對方,開口有什麼用?對方只會說“我會盡力”,說了和沒說一樣。中國人很高明,根本就不開口請託,而是三天兩頭請你吃飯。中國人是用腦袋來吃飯的,對方一定明白你的用意,用不著你開口,自然會照顧你,你一說對方就會反感。
中國人現在也學外國提倡競爭,但是爭的人是最倒黴的,不爭的人永遠得到最多,這是我們的文化。
西方人是以神為主的,是神在管理世人,所以有戒律;中國人以人為本,不重視戒律,而重視典範。我們會效法古人,卻不會記住什麼戒律。
總而言之,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