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之際才“愛”得起來。忠便忠罷,他們偏偏又不識時務,喜歡唱反調,跟皇上抬槓,經常弄得皇上面紅耳赤下不了臺;不像李逵那麼聽指揮,指哪打哪,不問青紅皂白地一路砍將去。所以,他們往往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說糊塗也好,說愚蠢也罷,他們從不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們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面對一個無可救藥的昏君,也總抱著一團火熱的幻想,就像宋江招安的理由:皇上是至聖至明的,只是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總有云開見日的時候。可惜重雲蔽日萬馬齊喑的時間太長太久,結果呢,滿門忠義如楊家將岳家軍者也只能死不瞑目了。
於是有人叱喝:愚忠!
但我們能如此輕鬆地指責他們“不識時務”的“迂腐”之舉嗎?如果這樣,為什麼我閱讀他們的時候,惋惜之餘,心裡又總是翻騰著一種深深的感動?
有人說,他們只是統治者因維護統治的需要而樹立的“忠君”典範,但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如果僅止於“愚忠”,便不會有民眾千百年的傳頌。我想,人們更看重的是: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