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果林成了雞肋,果農所有的希望都泡了湯。緊接著風沙越來越多,春天一到,雨季尚未來,風卻不斷襲來,把西山的灰塵,沙粒吹得滿城飛揚。縣裡的小氣候受到很大影響。
萬老師和縣裡的相熟的地理老師一起探討,大家論證了一段時間,萬老師親自去西山考察過。可當他主動向縣環衛局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環衛局長根本沒想聽,就說把你的建議放桌上,我們研究研究吧。就讓萬老師離開了,並且再沒了下文。那已經是上任領導班子的事了,那個領導聽說因政績顯著早已調到市裡了,現任領導當然也想顯示出自己的政績。然而他們所謂的政績之後呢,常常後遺症需要基層的百姓去承擔。
萬老師不斷地去找縣委書記縣長陳述自己的考察結果,有理有據,縣委書記也說服不了萬老師,但自己的政治前途,這個領導班子的政治影響或許就一下打響。誰也不願放棄這個機會,於是就來了個試點。
其實縣裡並非重視萬老師的建議,不過是一時資金到不了位,不可能把街道全面整修,考慮到會影響交通。於是也同意先試點,但把試點的街道選中縣中心的十字街道。那是兩條主幹道,萬老師建議先在一條輔路試點的建議沒被採納。
縣裡便在春天裡,把縣城的兩條主要街道的百年梧桐樹一砍而光,緊接著大興土木,快速的鋪成了兩條寬敞視野開闊的水泥馬路。把兩邊的高樓,全鑲上玻璃,迅速的使城市變了樣,夜晚時打上燈光,確實顯得很美。
在縣領導在當地電視上大吹政績,改造城市之功時,夏天到了,兩條主幹道缺少樹陰的遮蔽,燥熱無比,加之兩邊的高樓均為玻璃,玻璃的眩光,熱能的反射,熱量散不出去,馬路上一到中午熱氣從下往上蒸騰,氣浪不斷。昔日在大街上梧桐樹下聊天喝茶下棋的閒人,一個也不見。小孩子走在路上哇哇叫,大人走在路面上緊皺眉頭。沿街各單位的人上下班,快速急行,以便減少點光熱對自己的親睞。而有不少的人想方設法從一些有樹陰的小道繞行到單位。秋天裡風沙也日漸多起來。
然後縣裡的進一步改造還要進行下去,訊息傳來,萬老師長嘆一聲說:“現在社會上流行順口溜,碩士博士滿街走,專家學者不如狗。中國的事就是怪,一說要尊重知識分子,誰都成了知識分子了,一說評職稱了,誰都可評教授了。一說文化,喝酒就是文化,吃飯時飲食文化,穿衣是服飾文化,當官的有官場文化,就連過去難以啟齒的嫖娼狎妓聽說也成了青樓文化。到頭來只剩做學問的文化人沒文化了。”
真正做學問的人竟然得不到知識發揮的餘地,只能夠紙上談兵,而落不到實處,真是文化人的恥辱。
在一次次的上訪中,他們也看到了萬老師的韌性。就暗地裡向一中校長打了個招呼,校長在重壓之下,和萬老師商量,萬老師決不讓步,校長就在萬老師一次手術之後,以減低工作量為由把萬老師調到教務處,實際是讓萬老師每天坐班,就再無時間去管“閒事”了。
萬老師本著人大代表的責任感,本著學科的考證,自己的建議杳無音信。而樹卻一棵一棵的倒下。一怒之下,給縣委書記,縣長,環衛局長各去了一封信,稱要把自家在縣公路旁邊的門臉房拆了,為各位領導刻碑紀功。碑上刻著:某年某月,在縣某某長領導之下,全城街道生長百年的梧桐樹,盡皆被毀。以此流傳後人,讓縣人銘記。你想留名,我就給你留下臭名。
不知是什麼緣故,縣上的改造工程沒再進行下去,一直到主抓基建的縣長猝死在歌舞廳裡。
(1)第四章 師生交往
當然教師還是靠知識,在大學知識的薰陶下,在自己辛勤的努力下,項東教得越來越順手,學生也越來越喜歡一個和他們沒有代溝沒有隔閡,能帶給他們一些新鮮知識的年輕教師,即使是交流中,他們之間的話題,追星,MBA;小飾物等等都可以有共同的語言,中學生最嚮往的不就是神秘的大學生活嗎?當初的施老師是位嚴謹治學的老夫子,學生們對他都存著一種敬畏心理。項東也聽說過施老師的課,他總感到嚴肅有餘,活潑不足。學生畢竟青春年少,活潑好動的天性總是在老師板書時 的淋漓盡致,有的擠眉弄眼,有的趁機說笑,當項東猛然轉身時,一些正在說笑的抬眼看老師正盯著他們,臉上的笑容剎那間與匆匆出現的嚴肅同時擠在臉上。但心理的反應勝過了面部肌肉的反應,於是面部肌肉的表現就不太自然。面部肌肉線條扭曲變化如系列漫畫一般,一幅一幅迅速閃過,往往令項東忍俊不禁,拼命咬住嘴唇不讓自己發笑。
由於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