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侯衛東官 作者:博搏

長江不等侯衛東說話,道:“侯老弟,我算服了你了。如果三個村能夠統一意見,我們兩人就去找趙書記和秦鎮長。我們是鎮裡幹部,這種大事還得向鎮裡彙報,否則就是無組織無紀律。”

高長江一直稱呼侯衛東為“侯大學”,今天的稱呼就變成了“侯老弟”。

有了修公路這個念頭,侯衛東就覺得上青林的日子好過了許多。心中有了夢想,再看無所事事的李勇、白春城等人,覺得他們真是虛度了光陰。

高長江行動很快,他把尖山村駐村幹部鄭發明和望日村駐村幹部段胖娃叫到了辦公室,要求他們馬上去發會議通知。段胖娃看著外面的火辣辣的太陽,不願意到村裡去:“天氣這麼熱,開啥子*會。”

高長江把眼睛一瞪,道:“叫你去就去,少囉唆。”

段胖娃見高長江生氣了,笑嘻嘻地道:“好、好,明天我一早就去。”

鄭發明是廣播員業務員,天天都在跑外線,,一張臉又黑又皺。他接受了任務,沒有多話,揹著一個裝滿了工具的斜挎包,到村裡去出通知。

看著毒辣的太陽,侯衛東又湧出了一個想法,道:“既然程控電話已經到了場鎮,應該延伸到村裡去,交通、通訊是兩條腿,只有兩條腿一走走路,村裡才能快速發展。”

高長江心裡掛著修路的事情,沒有興趣討論電話,道:“你先別談電話的事情,修路不是簡單的事情。三個村的幹部不是一條心,我們商量一下如何作動員。”

上午十點鐘,獨石村、尖山村和望日村的幾個頭頭陸續進了會議室。侯衛東不敢怠慢三個村的頭頭。到會議室,給三個村的書記村長不停地遞煙。

高長江搖著大蒲扇走了進來。

“修路?”

“修路!”

當高長江宣傳了今天會議的主題,會場安靜異常,只聽到電扇中呼呼地轉動。

尖山村村委會主任曾憲剛是石匠出身,格外健壯。上青林山上有優質石材,造就了一批優秀的石匠。只是不通公路,讓他們守著石山發不了財,聽說要修路,他火氣上來了,道:“拖了好幾年,開了無數的會,這條路早就該修了。”

他看到會議室只有高長江和新來的大學生,不客氣地道:“這麼大的事情,鎮裡也不來一個領導,完全是屁話。”

初生牛犢不怕虎(3)

高長江也不生氣,搖著蒲扇,笑道:“修路不是鎮裡的安排,是侯老弟提出來的。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徵求大家意見。若是真想修路,大家議一議,形成一個初步方案,我和侯老弟再給趙書記和秦鎮長彙報。”

望日村在上青林尾巴處,在東線,距離前次勘察地點最遠,他們就想從另一個方向修路,也就是從西線開始修。當高長江提出修路的建議之時,望日村支書賀合全、村委會主任孫虎都不說話,不停地吸菸。

段胖娃坐在賀合全身邊,他對修路的熱情早就消耗殆盡,不滿意地道:“高鄉長不早些說,若是為了這件事情,我還真不跑這一趟。”

侯衛東原本以為高長江說出修路的建議,村支書、主任們一定會群起響應,沒有料到會是這樣一種冷淡的場面。他激動地站了起來,道:“1992年*南巡講話以後,改革進入了新高潮。外面世界發展一日千里,而青林山和二十年前一樣,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這樣?主要原因是沒有通公路。”

他提高了聲音:“我講一件具體的事,山上的住房多是石磚房,還有很多茅草房,而磚房很少,主要原因是山上沒有通公路,大家還需要用馬幫來搞運輸。馬幫馱磚的成本比汽車高得多,運費約等於磚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修公路的原因。”

馬幫似乎是很久以前的傳說,但是由於上青林鄉不通公路,運輸就成了問題,在益楊大部分地方消失的馬幫成了上青林鄉的特色。而昂貴的馬幫運費讓每位村幹部都有切膚之痛,大家就安靜下來,聽著侯衛東說話。

若是修好了公路,最先得利的就是獨石村。秦大江對於侯衛東修路一事是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態度,見他昂首挺胸講道理,道:“侯大學,大道理就別說了,我們都懂,關鍵是要落實。”

江上山加了一句,道:“侯大學,其他先不說,劉維的設計費怎麼辦?”

侯衛東還沒有回答,焉頭焉腦的尖山村村支書唐桂元說了一句:“修路又不是高科技,搞什麼設計,把路挖出來就行。設計費是冤枉錢,我們村不會出一分錢。”

秦大江馬上反對道:“上青林山上石頭、煤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