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是先秦時代中原華夏部落對長江以南地區諸多部落的泛稱,包括今天的大理。
我們所在的秦漢村,在古時也是百越之地。想必記載這些歷史的秦民仍舊沿襲了祖先對西南等地的稱呼。出現在這裡的這支蒙古騎兵,應該就是忽必烈遠征百越時的軍隊之一。”
聽完梓楊這番介紹後老王嘖嘖連聲,“看不出來啊老李,你什麼時候讀了這麼多書?連這種事兒都被你知道了。”
梓楊暗叫慚愧,如果不是為了研究這十二張星圖的話,他才不會費勁去了解這些生僻的歷史。
“我還有個問題,不是都說蒙古騎兵殘忍兇狠嗎?每征服一個地方就要屠城,那為啥蒙古兵來到秦漢村不僅不殺人,還跟當地老百姓好上了?你看,這倆不同部落的人在手牽著手,這個我沒看錯吧?”老王指著壁畫上的圖形說道。
“呆子,看歷史要全面,不能選擇性的記憶。蒙古騎兵喜歡屠城確實是事實,不過在忽必烈時期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小子不知道是不是受他爺爺的影響,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重用漢人,那時候有一大批漢人為蒙古貴族服務當然,這些人也被叫做漢奸,不過這些漢奸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忽必烈就採納了一個叫姚樞的建議,改變了過去蒙古軍的屠城惡習,下了止殺之令。
最重要的是,這支來到秦漢村的怯薛軍目的不是為了征伐,而是尋找龍脈。想必忽必烈也是繼承了成吉思汗的遺志,迷上了風水、氣數這一說。“
老王狐疑地問道:“所以說,來到秦漢村的這支怯薛軍跟在西藏出現的那個鐵甲殭屍一樣,也是為了佔地建墓?”
梓楊對這個說法不置可否,指著壁畫說道:“你再看這張圖,這些怯薛軍跟秦兵後代一起在天坑裡挖掘地道,在山上伐木再透過地道運到山腹裡建造宮殿,這種不見陽光的宮殿叫做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