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沙袋和負重都去掉,那身手可就不一般了,可以跑的跟狗一樣快。”

梓楊聽了大開眼界,點點頭道,“那練到這種在空簸箕上行走如飛的地步,需要多少年的火候?”

老王搖頭道“練到那種程度的話,光靠沙袋負重是不夠的,還得更高階的功夫。”

看梓楊聽得入神,老王也來了勁,盤腿在炕上連說帶比劃,“我聽說有一種練梅花樁功夫的人,梅花樁知道嗎?就是碗口那麼粗的木樁,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前後為3尺,左右為1尺5寸,人就在上面練步法可不是瞎走,得有套路,還得有節奏。隨著功夫不斷增進,樁要不斷加高,有的加高到5尺也有人以磚塊代樁,先在平磚上練習,再站橫磚,然後站立磚。”

梓楊道,“聽起來也很簡單嘛,這練起來也不難吧。”

老王努力地睜著一雙小眼道:“我的哥!這看起來簡單,但是練起來就難了,要講究天賦,有些人練到一種程度之後,就一輩子也沒法提高了,我們教練說這叫人體極限。”

“這樁子看起來簡單,裡面學問可大了!布樁講究上應天象,下合地時,中合節氣,而且樁子也不是隨便就能擺的,也有講究,像‘北斗樁’、‘三星樁’、‘天罡樁’、‘八卦樁’、‘五行樁’、‘九宮樁’等。”

這老王正經讀書不行,但是說起武功來卻頭頭是道、侃侃而談、唾沫飛濺。

“剛才跟你說的,這都是民間正統的功夫,這練草上飛的人,練得是偏門!用的是大簸箕,就像你剛才所說那個一樣,一開始簸箕裡裝滿鉛砂,人在上面站穩都難,練到站穩之後開始繞著沿走,要在上面疾走而鉛砂不撒,等在上面能行走如飛的時候,就把鉛砂換成沙土,繼續練,練到人在上面奔走而簸箕不動的時候,再換成麥子或者玉米,最後每隔一段時間,就舀出一瓢米麥,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人在行走之上時,簸箕不搖,米麥不撒。米麥越舀越少,直到全部舀空。這就算大功練成。”

梓楊聽得連連咋舌,中華武術果然是博大精深,“這麼高明的功夫,為什麼到了現代就失傳了呢?”

老王道,“練武之人有種壞毛病,高深的武功都當做家傳秘術藏著掖著,深怕別人偷學了去,都是一脈單傳,傳子不傳女的那種,這是一點,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難練了,上面說的每一步可能都要練幾個月甚至幾年,所以練的人也少。就算讓你知道要訣也很難堅持下來!”

梓楊點點頭,“這就跟我們背英語單詞一樣,你一天背10個單詞很簡單,但是堅持一年卻很難。明知堅持10年就能精通八國語言,那也沒幾個人人能做到”。

老王道,“關鍵是,就算你好不容易練成了,你也七老八十了,跑的再輕快也沒女孩子看上你,有一身功夫有什麼用?”

老王摸了摸下吧嘖嘖道:“如果這老頭真像你講的那樣,那就厲害了,據我所知,這種草上飛功夫不光講究外家之力,還講究內家之氣,要練成這種功夫得內外兼修,沒個百八十年是練不成的。江湖上只有傳說,誰也沒見過真人。”

梓楊點點頭,“這鬍子老頭看樣子不像一百五六十歲的樣子,也沒店夥計說的七老八十,我看最多五六十歲……按理說,道行不夠啊,這太不合理了。”

老王道,“你是不是沒看清啊?是不是最近營養不良影響了視力啊?”

梓楊反唇相譏道,“你不是一直吹牛逼說自己在武校多麼厲害麼,剛才叨逼叨那麼多,你輕功練到幾層了?”

老王臉上一紅道,“我師父雖然說我天賦異稟,但是隻適合練外家功夫,你讓我劈磚斷瓦行,練輕功,打死也練不上去,再說我這一百八十多斤,別說簸箕了,你給我一塊鐵板我都能踩癟了我看你那發小身手就不錯,只不過要做到像你說的那鬍子老頭的地步,恐怕差的遠。”

梓楊說,“你說這老頭半夜三更露這麼一手,到底是為何?萬一黎叔那邊也有個神經衰弱的,豈不是露了餡兒?”

老王撇著嘴說道,“人家功夫練到這個程度,用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形容起來都顯得勉強,我看那老頭已經看出黎叔這夥人有問題,露一手絕活這叫敲山震虎,讓他們知難而退。”

接著又拍了拍梓楊道,“早點睡吧,你我明天天一亮跟老頭打個招呼就走,這裡非久留之地,我看你那小夥伴跟黎叔他們混在一起似乎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少俠行事神神秘秘,又躲躲躲閃閃地不告訴我們,咱們還是拍屁股走人吧,跟在旁邊說不定還礙手礙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