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來,譚嗣同氣憤填胸,寫出四千字的《治言》。要了解譚嗣同的政治主張,這篇《治言》是最好的參考。
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譚嗣同以任職幕僚為契端,開始他的浪跡生涯。十年之間,走遊江湖,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因有他父親的高官厚祿做後盾,結遊江湖俠士,散財良多。尤其又有至交王正誼的地下組織做搭線,走遊了直隸、新疆、甘肅、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浙江和臺灣。據他自己說:“旅程合計八萬餘里,排成長線,堪抵環繞地球一週”(《三十自紀》)。
何以也到過臺灣?原來,譚嗣同二十五歲時,和比他長九歲的二哥譚嗣襄同伴到京赴考,兩人同時落榜。嗣襄失意之餘,便隻身赴臺,走投靠遠房親戚唐景崧,時唐任臺灣道員。經唐向臺灣巡撫劉銘傳說項,給他一個辦理鹽稅的職務。大概是他的二哥在臺期間,嗣同跑到臺灣找過他。
譚嗣同手跡
嗣同到過臺灣是由梁啟超說出的。可是據嗣同的自述《三十自紀》上說,他和嗣襄是在漢口分手,而嗣襄到臺的同一年,便因病死在臺灣,接得噩耗,使他一慟暈厥。這樣說,如果嗣同到過臺灣,也只有和他二哥同程去的。既然在漢口分手,又無此可能。
這一年,也就是嗣同落榜回來,他父親譚繼洵從甘肅布政使調升湖北巡撫,他就隨同到武昌任地。當時湖廣總督是張之洞,他是主張“中體西用”的洋務大家,當代不少名流學者都集中在他身邊,金石學家繆荃蓀、數學家徐建寅、軍事學家姚錫光、地理學家錢恂、歷史學家楊守敬和西洋學家辜鴻銘,濟濟多士,名冠一時。譚嗣同在武昌的期間,和這些一時之選的學者作遊,互相切磨,對他的學問形成影響很大。
光緒二十二年(1896),嗣同三十二歲。北上結識了梁啟超,日夕過從,很談得來。先一年,他已聞康有為之名,並輾轉得到過康有為給他的信函和《長興學紀》,至此又經梁啟超介紹康有為的思想主張,大加佩服,願為康的“私淑弟子”。那時,北京的強學會被封閉,他很惋惜,便主張爭取漢口英國領事的支援,組織湖南強學會分會。同年七月起,嗣同在南京候補知府,空閒時間很多,他集中精神用功鑽研中西學問,寫成哲學著作《仁學》。
我自橫刀向天笑:譚嗣同(3)
沖決重重網羅的《仁學》
《仁學》在哲學範疇中,雖不是很成熟的理論見解,但嗣同秉賦特厚,立志又高,在常人非面壁十年才能寫成的哲學理論,在他卻是得自靈機一動之間。寫《仁學》的目的,據他自敘:
網羅重重,與虛空而無報,初當沖決利祿之網羅;次當沖決俗學若考據、若詞章之網羅;次沖決全球群學之網羅;次沖決君主之網羅;次沖決倫常之網羅;次沖決天之網羅;終將沖決佛法之網羅。
《仁學》書影就是說,要同一切封建束縛決裂,具有粗樸的民主精神思想。
可是,嗣同雖反對封建理論,卻不敢同孔教真正決裂;他咒罵君主專制,卻為擁護光緒帝變法賣力。他雖慷慨激昂,仍然逃不出被織成蛛網一樣的封建勢力的束縛。
這本《仁學》的哲學書,實際上是儒家、墨子、老莊、佛學和西學的糅合,渲染得更多的卻是先驗論和神秘主義。嗣同拿“以太”一詞作為他的哲學術語,說萬物都有知覺,都有靈魂。他既然把“以太”認為是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是物質而精神的混合物,這就抹殺了物質和精神的界線。這種神秘哲學,很容易把人引入迷宮。
另一方面,嗣同強調“五倫”中,朋友之倫,要比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來得重要,因為從“平等”、“自由”和“節宜惟意”來說,惟朋友之間才具備這些條件。所以,他說宇宙原理的“以太”亦即“朋友之道”,“仁”亦即“任俠之道”。他呼籲應該把“朋友之道”組織起來,他就把它定名為“學會”,就像基督教會一樣。
用現代話來給它詮釋,嗣同的朋友之道也就是今日所謂“同志”;他的仁,也就是今日所謂“同志愛”;他的學會,也就是今日所謂“黨組織”。譚嗣同多少已經按摸到時代的命脈。
翌年,1897年,亦即戊戌變法的前一年。湖南巡撫陳寶箴是惟一傾向變法的封疆大吏。這一年,調任湖南按察使(省的刑法官)的黃遵憲和學政(省的文教官)江標的後任徐仁鑄,都贊同變法。陳巡撫就邀請嗣同回湖南,辦理學堂、學會和報刊,梁啟超也應約同來。十月,長沙設立時務學堂,梁啟超擔任“中學”總教習,譚嗣同、唐才常等擔任分教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