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好,僅佔了整個木盤的三分之一,秋色又拿出自己寫給女兒的故事排在了後面。
“夫人,我來刷墨吧?”冬棗經常幫著做這件事見秋色突然停住了,以為她是累了,便在一旁問道。
“先不用。”秋色搖了搖頭,在一旁自言自語的道:“叫什麼名字好呢?”
劉松忍不住問,“夫人,什麼名字啊?”
“得給咱們這報紙起個名字啊!要不叫《青川時報》?”秋色壓根就沒聽見劉松的問話,只在那裡自言自語的道:“不行不行,起這麼大的名字豈不是連官家的事也得關注,弄不好再惹火上身!還是隻關注市井裡的老百姓好了。可是,到底要起什麼名字呢?”又對周圍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冬棗等人道:“你們也別都愣著,趕緊的想想,咱們這報紙到底要叫個什麼名字好?”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報紙是個什麼東西。
百歲看了看秋色的稿樣,又聽她說了這麼久,隱隱有些明白她是想做什麼了,便道:“既然是隻關注市井裡的百姓,不若就叫《市井雜聞》吧!”
“《市井雜聞》?好,就這個名字。”待秋色反應過來這名字是百歲起的以後,高興的把他抱起來照著臉蛋兒就狠狠的親了兩口。
“你放規矩點兒!”百歲的小臉騰地一下變得通紅,惡狠狠的氣道。
冬棗在旁邊忍不住偷笑,小少爺像個大人似的,極不喜歡別人碰觸自己,偏夫人就愛這麼逗他。眼睛不經意的往旁邊一掃,卻發現劉松正呆呆的看著自己,不由臉色一紅,轉過眼去。
秋色不理彆扭的百扭,將木盤裡擺好的木塊重新摳了出來,將報紙的名字放到了最前面,並在後面寫上了一字,意喻這是第一期,然後將所有的字塊鋪好,先在字塊上刷上墨,然後將栽好的紙鋪在上面固定好,再用乾淨的刷子一掃,第一張報紙就出爐了,看著報紙上有的字印的輕,有的字印的重,秋色又指揮劉松將木盤上有問題的字塊重新修正了一下,又試了四次才印出了秋色滿意的報紙來。
看著印好的十張報紙,眾人也都十分高興,卻也納悶,這紙這麼大,買來看得多費勁哪?
劉松忍不住又問,“夫人,咱們這……報紙要賣多少錢啊?”
“不賣!”
最?眾人懵了,不賣要怎麼賺錢那!待過了七天後,杜娘子帶著醉仙居酒樓的掌櫃上門時眾人終於明白這報紙是怎麼賺錢的了。
《市井雜聞》被秋色派王柱子父子貼在了青川府最熱鬧的集市,商鋪街,酒樓,甚至就連學院附近也有,開始人們只有看著那報紙上的故事有意思,後來見那上面今天寫著某某布莊大甩賣,明天寫著某某茶館糕點特價,後天寫著某某雜貨鋪新到了一批油紙傘,有人報著湊熱鬧的心態去了,結果還真的買到了減價商品,從那以後,這份報紙就在市井之間火了起來,誰家不想花少錢買好貨?
新鮮出爐的報紙火了,那些商鋪也活泛起來了,每天都有來找秋色登廣告的,廣告費秋色最終定價為八錢銀子兩期五錢銀子一期。
在冬棗和劉松等人看來花那麼多錢只為寫兩句話實在是太貴,可偏還是有人來花這個錢。當然也有不少商家受到啟發,自己寫了大字報卻到處貼,可是他們寫的肯定沒有秋色印的快,而且秋色的報紙上有人們聞所未聞的故事神話,更能吸引人的注意。
報紙逐漸有了名氣後,秋色印刷的數量也增加到了每天二十,就這樣貼到大街小巷去還是不夠,有些人聽到信過來看後那報紙已經給人扯走了,後來秋色想了個辦法,就是把神話故事和廣告從中間斷開再貼,這樣廣告還能存在的時間長一些;也有人上門來買,只為看那故事,秋色一律收兩文錢一張。
她這裡印的忙,王柱子父子也快跑斷腿了,二十張報紙是不多,可架不住跑的遠啊!幾天下來父子兩都瘦了一大圈,秋色這個時候就想起無為子和衛二來了,只是這兩人明顯都是顧著百歲的,自己怕也是未必能指使的動,難道還要再買些人回來?
正當秋色糾結的時候,無為子和衛二回來了, 兩人還帶回了四個人。
“夫人,這四人規矩和功夫都不錯,帶回來給你看家護院吧!”變得又黑又瘦一身邋遢的無為子指著跪在秋色面前的四個半大小子笑嘻嘻的道。
在古代秋色還是頭一次被人這麼恭敬的磕頭,一時難免會有些不自在,“都起來!”
那四人沒動,直到無為子在旁邊說了一句,“沒聽到夫人讓你們起來嗎?”四人這才起身謝恩。
秋色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