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會輪到誰家?
偏殿裡頭的隆禧太后一臉的憂傷,嘆息一聲,“凰熙,你說哀家是不是太過強硬了?”
☆、第九十章 建京風雲(35)
皇祖母這是後悔了,李凰熙心裡想到,她的睫毛眨了眨,袖下的手緊握成拳,深呼吸下口氣,自己沒有必要懊惱,來日方才,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再者歐陽皇后這回受到重創,要重新站起來只怕不容易。
她端起金嬤嬤托盤裡面的茶水奉到隆禧太后的身邊,“皇祖母還請寬心,皇叔一定會吉人天相的,他是真龍天子,自有老天庇佑,皇祖母莫傷心過度傷了身子,不然……不然那就是臣孫的罪過……”突然語音哽咽地跪在地上伏在隆禧太后的膝上暗暗飲泣。
一向精明有神的隆禧太后這番因兒子病發而顯得蒼老了放多,看到那伏在她膝上哭泣的孫女兒,她長長嘆息一聲,臉色感慨,眼中似有淚花在閃,只見她伸手輕輕地撫在她的秀髮上,“你這個傻孩子,哭什麼呢?哀家又沒有怪罪你的意思……”
“都是臣孫不好,將此事鬧大導致了這樣的後果,皇祖母,皇叔的身子要緊,皇后娘娘她……這次吸取教訓,相信她會改的,臣孫的母妃也沒有受到實質的傷害,皇祖母……就……赧免了她吧……”李凰熙適時地道,以她的冰慧聰明,何嘗不知道這是隆禧太后想要她開口說出的一番話?與其和隆禧太后死磕不依不饒,不如主動為其求情,至少要搏得皇祖母的愧疚之情。
果然,隆禧太后暗暗鬆口氣,她是存了心要嚴懲歐陽皇后的,無奈現在自己的兒子以命相挾,她再強硬也不能不顧兒子,“委屈你了,你是個明理的好孩子,這事情是哀家對不住你們母女,還有安熙那個丫頭,哀家一定會給你們補償的。”
李凰熙聽後心裡只覺得一陣的心酸,本來是佔了上風的事情,到頭來卻不敵這些兒女親情,罷了,只是該怎麼樣才能讓歐陽氏以後過得不那麼暢意?這個虧一定要討回來。“皇祖母打算如何處置皇后娘娘?”
隆禧太后的心中其實早已定論,扶了李凰熙起來,掏出明黃的錦帕輕輕地抹去她臉上的淚珠兒,正要說出自己的決斷之時,外頭的金嬤嬤進來稟報,說是前太子妃紀氏與靖王妃正在處候旨請見。
“她們怎麼一塊兒來了?”隆禧太后微皺眉,隨即冷哼一聲,臉色一沉,“讓她們進來。”
李凰熙的目光看向偏殿的大門,看到一身縞素的前太子妃紀氏,人稱紀妃的半老徐娘走在前頭,而後面跟著的是一身錦衣的靖王妃楊氏,後者她是相熟得很,惟獨那位大伯母紀妃她卻是不太熟悉。
紀妃長相其實極柔美,無奈早年喪夫,整個人都像失去了活力,常常著素衣,板著臉孔。前世之時,她記得這紀妃在亡國之後是隱居在庵堂裡面的,回京之後,她並沒有太過注意這位大伯母。
紀妃先行屈膝,“臣媳給太后娘娘問安。”
“起來吧,哀家有段日子沒有見到你了,坐下吧。”隆禧太后沒有溫度的聲音響起,隨手指了一旁的圓椅,對紀氏她一向都較為寬容,一想到自己已故的長子,她的心就絞痛成一片。
紀妃沒有推卻,而是斜斜地坐下,兩眼目不斜視,在李凰熙上請安之際,她只是淡淡地虛應了幾句,也沒有照顧那尷尬地站在一旁的靖王妃,而是淡然地問候了幾句皇帝的病情。
話題不鹹不淡地談論著,紀妃突然皺眉道:“太后娘娘,按理本來臣媳是晚輩不應多言,只是皇后娘娘畢竟是國母,這次所犯的錯也頗大,娘娘廢其後位打入冷宮也在情理當中,”微微抬眼,“但還是皇上與公主的身子要緊,臣媳還請娘娘從輕發落。”
隆禧太后的目光看向一旁暗暗拿眼看她的靖王妃,臉上頓時嚴肅起來,“哀家正有這個打算,只是皇后這次犯下的是大錯,要保住後位,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靖王妃楊氏一聽微皺眉,太后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暗暗看向紀妃,無奈紀妃卻是淡定地喝著茶水,輕聲道:“太后娘娘,臣媳看到公主就想到清王幼時,所以才會斗膽厚顏無恥地進宮向娘娘求情,既然娘娘已有論斷,臣媳多嘴了。”
李凰熙同樣也在思索中,皇祖母的話裡已是有所讓步,但又擺明要懲罰歐陽皇后,最後想到了惠嬪,頓時茅塞頓開,這會兒她倒是覺得舒心了不少。
隆禧太后一抬手道:“這是家事,你畢竟還是長媳,哀家自然不會怪罪你,紀氏,清王妃這個月底快生了吧?”
一提到自己的兒媳婦,紀妃的臉上方見一絲笑容,“快了……”這可是隆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