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1 / 4)

小說:醫匡九合 作者:中國長城網

眼目下,張力不會好高騖遠,終結封建社會便是最大的目標。

一個人能改變一個時代,正如張力現在在做的這些事情,但卻無法脫離時代。

正如牛頓可以現萬有引力,可是卻現不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瓦特可以明蒸汽機,但卻明不了計算機;

愛迪生可以明電燈。卻明不了手機;

摩托羅拉能明第一部手機,卻明不了喬布斯的蘋果智慧手機……

再者說了,君主立憲制一定比共和制壞麼?那也不見得。英國、日本、荷蘭、瑞典這些國家,明顯比什麼印度、阿富汗、索馬利亞強得多……

目前的情況只能推行在這個時代相對靠譜的君主立憲制。而不是共和制。

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張力早就有了堅定的信念。再者說了,哥也不是活雷鋒,後代享受點“象徵性”國家元待遇,那也是不錯的……

張力絮絮叨叨地與若晨說了許多“君主立憲制”的好處。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子子孫孫都有極高的地位,衣食無憂,若有傑出人物,也能幹一番事業。

當然,張力最後的大殺器乃是長平公主。長平公主一直在若晨身邊,說那些什麼漢獻帝,宋末帝她還無法感同身受,但亡國後長平公主小小年紀失去至親的悲慘遭遇徹底說服了若晨。這實在是再鮮活不過的例子了。

“大人……盧都督和高都督都有緊急軍報傳來!”

正當張力準備換個話題,與若晨卿卿我我一番的時候,外面傳來了康興安焦急的聲音。

若晨眼見有軍報傳來。便起身告辭而去。見若晨已經離開,張力便對康興安道:“安子,呈上來吧!”

康興安躬身一禮,目送主母若晨離開之後,拿著兩份軍報走入了花廳。

“怎麼,盧象升和高元良軍報同時到了?”張力接過康興安遞上來的軍報,仔細地看了起來。

康興安垂手立於一旁,小聲地說道:“是的,大人。”

團山軍入主京師以後,張力便兵分兩路。高元良帶三萬人北伐瀋陽,而盧象升帶三萬人南下湖廣。

當然,這是說的三萬主力……也就是近代兵種,由於團山堡大工坊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將所有軍隊全部換裝先進的線膛槍。故而團山軍也有大量使用老舊火繩槍和冷兵器兵力,這部分人總數過二十萬。

一則是新兵,二則是大明、大順、蒙古歸附計程車兵。

中國之大,又其實區區數萬人可以全部佔領的?過度時代必然是精銳主力搭配大量一般的戰兵,才能一統天下。

若軍隊只用精銳兵種,那麼每佔一城。便要分兵千人,團山軍根本就不可能動任何攻勢,連守禦地方都捉襟見肘。

眼下北方集團高元良有精銳兵三萬,普通兵過七萬,南方集團的盧象升也大致是這個數字。南北同時開戰,爭取加快全國統一的程序。

最難打的滿清主力已經被張力打殘了,不管是韃子還是吳三桂,都不可能與團山軍對抗。不說別的,就是團山軍一開戰那密密麻麻的火炮,敵人就完全無解。

果不其然,兩封軍報都是報捷的……高元良的大軍已經攻克了遼陽,目前正在圍困瀋陽城;而南方集團的盧象升略略有些複雜,他們將吳三桂主力堵在了湖北武昌城中。

“溫體仁……”張力眼睛深邃了起來,一字一句地咀嚼著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原來溫體仁在大明滅亡之前,先行跑路去了南京,說是籌措軍餉之後帶兵勤王。軍餉是籌措了,兵也拉了好幾萬人出來,可京師危急的時候,溫體仁卻龜縮在南京城中一步也不曾北上過。

後來吳三桂帶兵入了湖北,眼瞅著就要跨江流竄江南之時,溫體仁卻命手下大將帶兵死死守住長江,不準吳三桂入江南半步。

吳三桂空有十數萬大軍,卻沒有水師,又怎麼可能渡江作戰?

想必是溫體仁看出了吳三桂的狼子野心,故而堅決不准他渡江……這相當於從側面幫助了團山軍,讓吳三桂無處可逃。

江南人傑地靈,在明末受到天災**的影響也不算大,不像北方几省,張力非常不情願江南也被打爛。

“溫體仁送來文書,要求歸附。盧象升不敢擅自決定,便打報告來了……”張力意味深長地瞥了康興安一眼,口中淡淡地說道。

康興安眼中露出鄙視的神情,不忿地應道:“溫體仁那老賊也不是什麼好人!”(未完待續。)

。。。

第559章 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