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御書房中,一共有四人在議事。
坐在龍椅上的自然是崇禎皇帝,而左邊下第一位之人。並不是經常站在此處的內閣輔溫體仁,而是張力的岳父,英國公張之極。
公爵在明代乃是品,一品二品與之相比簡直弱爆了。不過,這也只是等級,若說實權,國公爺甚至都比不上五六品的京官。
明代文官活著的時候,最高階別基本就是正二品了。譬如內閣輔溫體仁,他的職銜全稱是東閣大學士,以禮部尚書入閣參預政務。所以,文官一把手也只是禮部尚書正二品的品階而已。
而那正一品和從一品的文官在明代向來都是給死人準備的,追贈所用,活人基本沒有封一品的例子。。?‘
所以御書房皇帝之下,左手第一個位置乃是英國公張之極,而溫體仁則是右邊第一個,次輔周延儒只能站在左手第二位。
崇禎皇帝掃視了眾人一眼,最後目光落在了英國公張之極身上:“英國公。遼東督師張愛卿的大軍現在到了何處?”
張之極心神一凜,立刻朗聲應道:“啟稟皇上,張力的大軍從東北密雲方向往順義趕去了。”
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冷聲道:“最新的進軍路線呢?”
在場的張之極、溫體仁和周延儒都一臉茫然,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問這麼詳細,要不這個兒出城去問問?
然則明面上肯定沒人會這麼說,張之極沉吟片刻,應道:“啟稟皇上,張力大軍應該是在密雲附近等待遼東援軍和宣大軍一起進擊韃子……”
這應該是目前最有可能的情況。畢竟張力只有兩萬多人,單挑韃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溫體仁對於崇禎最近議事將英國公張之極叫上,內心是求之不得的。溫大人撈錢是把好手,運籌帷幄之中麼。那就只能“呵呵”了……其實以溫大人的頭腦,要“知兵”也不是件難事,可是溫大人壓根兒也不想碰這檔子破事……
大殿中分成兩派,溫體仁想要明哲保身,而英國公張之極和次輔周延儒都一廂情願地將張力視為自己人。
周延儒此刻也開口了:“臣啟陛下,遼東督師張力與韃子碰面三次。三戰皆捷……張大人定然不會讓萬歲爺失望!”
張之極也附和了一句,然而輔溫大人終於輕飄飄地說了一句:“天子聖明!全靠陛下有識人之明,慧眼識英才呀!”
“唔……”這話崇禎皇帝愛聽,御書房中的話題很快便轉移到了當今天子堪比“堯舜禹湯,秦皇漢武”上面來了。
……
古北口,乃是萬里長城在密雲附近的一處要隘,團山軍兩萬多人,盡數出古北口,往東北方向行軍。
沒錯,就是往東北,而不是西南的順義方向。東北邊,那自然是朵顏衛的地盤……
先前古北口已經被韃子攻破,守軍非死即降,周邊百姓也被擄掠一空……所以,張力的大軍行軍,並沒有什麼人知道。
團山軍車隊的中間,有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前面是張力所乘的四馬馬車,而後面那一輛,乃是若晨所乘的八馬馬車。
即使若晨再三推辭,可是張力依然讓她乘坐八馬馬車,而且緊隨在自己馬車的後面,故而張力一掀開車簾,就能看見後面若晨的馬車。
有些東西,失去過,才會真正懂得去珍惜……
張力再一次掀開車簾看了一眼若晨的馬車之後,輕輕拉上了車簾,回頭看向同車而行的盧象升。
畢竟張力乃是醫術高手,甚至還給他服用了三副五百年人參湯,盧象升最近身體恢復很好,已經與常人無異了。
此刻,盧象升現張力在看自己,微微一笑,道:“張大人,若是我猜的不錯,您一直在通州按兵不動,等的正是寧遠總兵祖澤溥吧?”
張力哈哈一笑,讚許道:“知我者,九臺先生也!”
頓了一頓,張力接著道:“順義是個坑,我不會一頭撞上去的。洪承疇向來以知兵而聞名,軍中多帶有糧秣,一時半會韃子也拿他沒有辦法。”
說到此處,張力眼睛深邃了起來,沉默片刻之後,才淡淡地道:“祖大壽被圍,祖澤溥又豈有不來相救的道理?他年輕氣盛,必然傾全遼之兵入關。”(未完待續。)
。。。
。。。
第415章 兵不血刃
盧象升沉默了下來,這段時間在通州城中,張力對他的禮遇,再加上耳濡目染團山軍的種種情狀,讓他的思想生了很大的變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