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都知道。張大人帶走最精銳的五千老兵,是去打建奴
五千人對“八十萬”
小老百姓們也不知從什麼地方聽到建奴號稱“八十萬”這個數字,昨日很是在堡內引起了一陣騷動。
好在宋應星、戈希夢、王奇峰等主管民事的官兒,及時出來闢謠。說建奴只有十餘萬人真奴只有三萬,其餘都是蒙、漢二韃子。
饒是如此,五千人對三萬女真八旗那也足夠老百姓們心驚膽戰的了
張大人要怎麼打
知道張力計劃的,只有一人,那就是高元良。
五千大軍出了團山堡之後。並沒有如人們猜測一般往西北的朵顏衛方向行進而是往東南,往寧遠中右所方向開拔
這尼瑪張大人要跑路帶走最精銳的兵士,往南邊閃人了
有些最近兩三個月遷來的堡民隱隱有些猜測,不過他們卻不敢說出來。
金國大軍在熟悉路徑的蒙古二韃子的導向下,非常順利而且隱秘地一路前行。也只是十餘日光景,大軍就到達了朵顏衛喀喇沁部的建昌。
休整三日之後,黃臺吉兵分五路,開始了“五路伐明”的戰略
就在黃臺吉大軍往宣府行進的時候,北京城卻壓根兒也沒有半點戰爭的氣氛。
百姓們還在為了生計而終日奔波,朝廷袞袞諸公們依然還為了“權力”那點兒破事爭得臉紅脖子粗。
發現建奴大舉興兵的。張力並不是唯一的一個廣寧衛的左都督、遼東總兵官祖大壽,已經連續往京師發了三次“八百里急報”了。
可是,正如“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朝中重臣沒有一個相信他說的話。
到了最後,祖大壽也消停了,反正打的是宣府,關他廣寧衛鳥事
要說勤王,不還有吳三龜的老爹山海關總兵吳襄頂前面麼
薊遼總督洪承疇人品低劣,可是人卻相當精明。建奴那麼大的動靜,他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的。然則他給首輔溫體仁報告了此事之後。見溫大人興趣不大,便決定三緘其口,反正建奴打的也不是自己的轄區,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宣府。大同,亦或者京師,愛誰誰
眼下洪總督還有一件大事兒要辦,那就是拔出遼東那根“毒刺”呃,在他眼中最毒的那一根毒刺,可不就是張力的團山軍麼
於是。一道張力私通建奴,鐵證如山的奏報,同樣以“八百里加急”遞送往了京師
這裡麵包含著一個殺手鐧,那就是建奴來了皇上您別驚訝,遼東有“帶路黨”呀帶路黨麼,自然就是張力了
寧遠中右所守禦官廳。
原本鎮守此處的潘霸天已經坐鎮團山堡,現在這裡由團山軍一位千總負責把守。張力來了以後,守禦官廳自然便成為了議事大廳。
此刻張力端坐于帥位之上,廳內武將以高元良為首,分左右依次站著伊澤、萬治、木頭、朝魯等人。
廳內氣氛有些緊張,因為除了高元良之外,餘者眾人都不知道張大人到底帶著五千精銳到底想要幹什麼
木頭是個心思活泛的,他現在雖然躬身立於伊澤身後,可是心裡卻開始琢磨起張大人此次出兵的用意。
木頭甚至心裡微微有些激動,因為張大人行軍打仗,往往有些天馬行空的做法譬如淺石灘伏擊北虜,團山堡守衛戰夜襲祖澤溥,再如曹莊驛吊打關寧鐵騎
至於為什麼激動麼,就是木頭忽然冒出一個瘋狂的想法:張大人也許難道該不會是要打瀋陽吧
這絕對瘋狂
可是,以張大人的雷霆手段,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自己的老家就是瀋陽附近的一個小屯子,爹孃和妹妹都死於瀋陽陷落之戰
聽說這段時間寧遠中右所收購了不少運輸用的貨船,寧遠水師雖然戰船不多,然則貨運的大福船已經接近三十艘了。
這,足夠運輸這五千名兵士
木頭抬起了頭,整個人雖然有些微微發抖,但還是滿懷期待地看著高坐在主位上的張力。
少小離家老大回後面是什麼詞兒來著木頭記不清了,他只知道這是教讀書識字的李夫子曾經吟過的詩
我木頭,也能有打回瀋陽老家的一天了嗎未完待續。
。。。
。。。
第357章 瀋陽能攻下嗎?
其實心裡抱著和木頭一般心思的人還真不少,張大人將最精銳的團山軍部隊帶到了寧遠中右所,那就一定是要從海上登陸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