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接觸,難保不會讓公司的控股股東發現,而他們的後續動作就不好預料了。”
謝凱還是實話實說道。
在詳細瞭解了保險行業後,謝凱其實是真的打退堂鼓了,實在太難了,除非有保險公司的控股股東主動離場,否則要想拿下一家保險公司基本上沒有機會。
“所以,我還是堅持我最初的建議,與其收購一家保險公司,不如直接建立一家新的保險公司,按照我們希望的股權架構來做。
就我們瞭解到的情況,目前國內有十多家保險公司正在籌建中,只不過進度各有不同,而股東除了國內的資本外,其中有幾家還是聯合了外國保險資本打算組建合資公司,應該說注意到國內保險市場有爆發性增長潛力的資本還是不少的,許多資本都在忙著佈局。
所以,我覺得要想收購現成的保險公司基本上沒可能,難度太大了,現在這塊資產的價值開始被人炒熱了,就算能夠拿下,可能代價也會很大。”
最後謝凱說道,還是他的老建議,直接建立新公司,而不是去收購已有的保險公司。
“關於這個建議,我會好好考慮的。”
陳凡這會兒感覺很失望,在他看來,保險行業發展了這麼多年了,各行各業的蛋糕估計都被這些已有的保險公司瓜分完了。
你要建立一家新公司,再從他們手裡分蛋糕,談何容易。
做人壽險的話,估計只能要求超凡投資旗下的員工,也許可以把科園那邊的人也拉上,作為自己保險公司的基本盤。
再不就是做財險,其實最後的基本盤還是超凡投資公司下面的子公司,也許找張建軍,把科園公司下面的保險業務也接下來。
至於開拓市場,當然可以,不過那需要很多時間,要慢慢熬。
看到陳凡現在的狀態,謝凱也是無能為力的,不過還好,自己打聽到一個訊息,就是不知道陳總是否感興趣了。
這個機會看來也不錯,陳凡這會兒應該是受到一點打擊了,正好提一提,畢竟自己覺得那就是一個機會,進入這個行業的機會。
“陳總,另外我這裡還打聽到一個訊息,是關於一家保險公司的。”
謝凱這會兒斟酌著用詞,小心翼翼的開啟了話頭。
“你說,我聽著呢。”
陳凡抬頭看了眼謝凱,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華國平安保險公司,不知道陳總有印象嗎?這家公司在國內也算是保險行業裡面的排頭兵了,位置很靠前。”
謝凱這會兒說道:“我聽說,這家公司最近正在和英吉利那邊一家銀行集團談融資的事兒,打算融進6億多米元擴股,大概就是25億華元的樣子,代價是公司10的股份,據說是打算開拓國內和海外的市場。”
“嗯?”
陳凡微微愣了下,“10的股份,在股市的股東里面排第幾位?”
陳凡有點好奇的問道,想知道25億砸下去,在平安保險公司股東中是個什麼位置。
“第一位。”
謝凱貌似淡定的回答道。
謝凱的回答讓陳凡大吃一驚,“真的假的?”
“我們收集到的資料,最近兩年,平安保險的一些股東陸陸續續退出,公司也在不斷的融資,到現在股東花名冊長的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家未上市公司。”
謝凱解釋道:“這家公司目前最大的股東是中銀國際,持股比例只有58,第二大股東是米國的高盛公司,持股也只有498。
可以說,這家公司的股權之分散,幾乎達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在調查之前,我是根本不相信,國內還有這樣的公司存在的。”
謝凱也是一副見了鬼的表情說道。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陳凡狐疑的看著謝凱,平安保險公司出現這樣的股權分散的情況,肯定還是有原因的,不可能是沒有股東願意大比例持股,獲取控制權。
“公司現在的管理層,決策者。
說起來還真是個傳奇,馬哲是平安保險一個已經退出公司的股東的代表,後來一步步爬上了公司董事長的寶座上,據說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按照國際化規範來管理公司。
在儘量讓公司和股東利益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工作,獲得了大部分股東的支援,在公司利益和個別股東利益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他就聯合其他股東對抗。
總之,就是一個把公司利益放的很高的位置,受到公司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