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
平安京‘太政大臣’宅邸內,華燈初上。
西院中堂。
諸平氏人、家臣聚集一堂。
當朝太政大臣、平氏家主‘平清盛’盤腿坐於上首位。
在他左右,二子平凌盛、四子平知盛端正站立。
平氏長男‘平羽盛’長久不在京都,在‘陸奧國’做守護將軍——此人軟弱無能,偏偏剛愎自用,好意氣用事,在京都的時候,已不知給平清盛惹出過多少禍事。
將他打發去陸奧國做守護將軍,平清盛也是眼不見心不煩。
至於三子‘平維盛’當下還在長船國曆練,
是長船國的守護將軍。
四子平知盛是平清盛諸子之中,官職最高者,已然是‘兵部大輔’。
平清盛預備在四子再積累一些功績以後,
就令他進位從四位上‘左近衛中丨將’。
平清盛身形瘦削,縱然已是四十餘歲的年紀,但仍然是眉清目秀,看起來不像是武家出身,反倒像是公卿世族。
他目光看著桌桉上的茶盞,開口道:“諸國仍未監測到源氏運刀隊的動向嗎?”
“未曾檢測到。
源氏這支運刀隊神出鬼沒,先前分明途經了長船國,長船國依舊毫無收穫。
也是平靈子小姐在源氏的內應那裡得了訊息,
才阻截過這支運刀隊一回。
但運刀隊中有強大鬼武士,衝破了平靈子小姐的阻截。
在下以為,那支運刀隊可能有某種遮掩行藏的方法,如今極可能已經接近京都。”諸家臣之中,一位身披黑紅大鎧的武士越眾而出,向平清盛躬身彙報道。
平清盛看著那隻漆造的精美茶盞,忽然出聲道:“今在殿上公議之時,右大臣源賴剛忽然為一邊陲小國守護家族的長男請求封官,
並請錄仙籍,可以升殿議事。”
眾平氏子、家臣默不作聲,
但都豎耳傾聽。
平清盛不徐不疾道:“這個小國,名為伯耆國。
那裡的守護家族,是‘井上家’。”
眾人聞言都皺眉不語,還在腦海裡檢索著‘伯耆國井上家’是哪個貴家。
此時,平知盛開口,溫聲道:“源氏所運送的無上級太刀,便是自伯耆國安綱鑄劍所中鑄造而出。
那個擊退了羅生門之詭,連家妹都無可奈何的鬼武士,即是井上家的‘井上燭照’。
父親,今日源賴剛既為伯耆國的井上家請求封官,看來井上燭照帶領著運刀隊,已然踏入源氏宅邸之內,與源賴剛碰頭了。
請下令圍攻源氏。
此時尚有亡羊補牢之餘地。”
平知盛話音剛落,就有家臣遲疑著道:“只是因為源賴剛為井上家長男請求封官,便認為井上燭照可能與源賴剛碰頭了?
這樣判斷,未免過於武斷了吧?”
他說完幾句話,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平知盛地背影,又接著補充道:“在下並非刻意反對平知盛大人,只是圍攻京都源氏宅邸,此事重大。
一旦做出決定,必然就是雙方不死不休的局面。
此時我平氏勢強,但源氏在平安朝經營了數百年,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尤其是他們還知道了我們都未能掌握的家神‘酒吞童子’的具體位置……”
家臣未有將話說完,但他的擔憂已然明瞭。
眾人附和著點頭。
“如非井上燭照與源賴剛碰頭,將無上級太刀相贈給源氏,便無法解釋源賴剛在公議上為井上家請求封官的舉動。
這可以看做是源賴剛對井上家的獎賞。”平知盛神色平靜,未因下臣的反駁而流露絲毫慍色,依舊不徐不疾地向父親陳述著自己的判斷。
fantuantanshu.
平清盛微微應聲。
他亦提出了一個問題:“源氏必然清楚,我家一旦清楚他家獲得無上級刀劍,一定與之不死不休。
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
他卻還要在公議上提出為‘井上清’封官,錄入仙籍——他難道不知道,他如此舉動,必然引起我平氏的懷疑,甚至可能導致兩家死鬥?
源賴剛能在源賴光被褫奪‘左大臣’之位後,仍然扶搖直上,如今進位‘右大臣’,靠的不僅是家族的推力,還有他個人的謀略。
是以,他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但他還是這般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