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後,萬壽殿的改建正式開始了。
工部侍郎陳玄峰和他的幾個手下,在現場指揮著千餘名工匠、民工。
工地上人來人往。敲敲打打的聲音,抬石料的吆喝聲,還夾著僧人的誦經聲,此起彼伏,十分熱鬧。
剛開始幾天,我還能堅持每天到現場看看。到後來,實在是懶了,就全權交陳玄峰侍郎負責,偶爾才來一下。
剩下的大把時間,我便帶著小倩在靜江及周邊遊玩。
很多地方,連我也是第一次去。
我帶她去過像大象一般的漓山,並乘坐小舟,從象鼻和象腿之間穿行而過。
也帶她鑽入蘆笛巖洞。洞內有各種形狀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千奇百怪,令人歎為觀止。
洞壁上,還有前人遊玩時留下來的壁畫。
小倩見狀很興奮,一定要用我的佩劍,在壁上也留下一幅畫。
她力氣小,畫的很淺。我只好幫小倩,充當她的畫筆。
可我們的默契實在糟糕。一會,就聽見她笑道:“公子,你這一劍又畫歪了!”
費了不少功夫,我們在洞壁裡,總算又增添了一幅奇怪的畫。畫完後,我們自己看了也發笑。
出來後,我在洞口摘下蘆荻草,教小倩如何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
但她學了很久才學會。吹出第一聲響的時候,小倩高興地跳了起來。
不知不覺,夕陽已西下。
我們依偎在一起,望著天邊的晚霞,用蘆荻草吹著現編的曲子。
也帶她去過睦洞湖釣魚。這裡波光盪漾,百鳥爭翔。其中最常見的還是水鴨和白鷺。
靜江府管家段慶告訴我,若是在盛夏,這裡還可以看到滿湖開滿了荷花,極其壯觀。
小倩陪我釣了一會魚,有些悶了,便和菠蘿他們一起去捕捉水鴨。湖面時不時傳來她“咯咯”的笑聲。
到了傍晚,我們在湖邊搭起了架子,把釣上的魚、捉到的水鴨,清洗乾淨後烤著吃。管家段慶還特意帶來了酒。
湖面涼風習習,湖邊炊煙裊裊。
我們喝著酒,吃著烤魚、烤鴨,十分怡然。
要說去的最多的,還得是灕江。每一次都是在江上游玩好幾天。
我、小倩、菠蘿、段慶等人,常從貓兒山的上游出發,乘坐三舟,泛江而下。
這時正值旱季,灕江的水流很慢。
沿途可以看到各種青色山巒起伏,形態各異,有的像老虎,有的像駱駝,有的四不像。
灕江的水,是我見過最清澈的。
在船上,可以看到水底的魚兒在遊動,也可以看到水草在水中搖曳。
小倩總是興致勃勃,拿餌來引誘魚兒,想要親手抓上一條魚,可從來沒有成功過。
我就坐在她身邊,喝著酒,笑著看她抓魚。右手偷偷抓住小倩後面的衣帶,生怕她掉下去。
有時候,我和小倩都喝得醉醺醺了,就躺在船艙上,和衣相擁而眠。
在船體輕微的搖晃下,我們齊齊進入夢鄉,隨波逐流。
我們還去過靈渠,七星山,龍脊梯田等等。
還去過瑤人的山寨,看她們的舞蹈,聽他們的山歌。
我們還經常一起踩著青石板,穿過周邊一座古鎮的大街小巷。小倩總是愛把各種小吃,送給街上兒童。
有一個胖乎乎的黃毛小丫頭,為了多討一塊芝麻糖,或者是豆沙包,學那說書人,喊小倩為“娘娘”,把她逗得花枝亂顫。
時間一久,孩子們都知道最近有個美人“娘娘”,身上有好吃的。
後來,我們每每穿過古鎮小巷,總引起一群垂髫、總角尾隨其後,高呼“娘娘千歲”。
這段日子,應該是我這一生中最愜意、最快樂的時光。
這種生活,正如詩中所說的,“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但很快,靜江的冬天到了。美景也遜色了許多。
一出門時,小倩總讓我穿起長袍。我拗不過她,也就穿上了。
靜江的冬天,若是到了江邊,或者是山上,還是有些涼意。
十二月十一這一天,我來到了萬壽殿,檢視建造的進度。
沒過多久,靜江路的達魯花赤阿木古楞,神色慌張地找到我。
“郡王,郡王。出大事,出大事了!”
我放下茶杯,不滿地瞪了他一眼,說道:“你慢慢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