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李淵知道河東被奪取後,一定大為震驚,會讓李世民分兵來防守我們。
這樣,聯鄭抗唐的局面就形成了。
但是王世充派到竇建德身邊的侄子王琬、長孫王安世兩人聽說訊息後大驚,拿出大量金銀珠寶來賄賂竇建德身邊人,力勸竇建德不要退兵,繼續打虎牢關。
到了武德四年五月,竇建德最後還是沒有聽取凌敬的意見,決心在虎牢關與李世民決一死戰。
五月初二,竇建德率大軍傾巢而出,和李世民在虎牢關外,進行第二次決戰。
這一戰從早上打到晚上,最終是竇建德大軍被擊潰,士兵們四處散去。
竇建德逃到牛口渚時,被唐將楊武威生擒,獻給李世民。
李世民將竇建德和王世充的侄子王琬、長孫王安世等人,裝在囚車上,運至洛陽城下。
城頭上的王世充見狀,與竇建德隔空相望,大哭。
隨後,王世充召集諸將,商議突圍之事。但諸將已經被李世民打怕了,紛紛反對。
王世充無奈,只好派出使者向李世民表示願意歸降,但條件是求免死。李世民答應了。
五月初十,王世充身穿素服,率領太子、群臣兩千多人,出城到李世民大帳前,正式獻上降表。
李世民以禮接納,並令部隊分批進入洛陽。
李世民雖然不殺王世充,但並不想放過他的黨羽。像段達、朱粲、單雄信、薛德音十幾人,被李世民下令先後誅殺。
這些人中,要屬朱粲名聲最大。
洛陽居民聽說要斬首朱粲,紛紛過來圍觀,並在他死後爭相用瓦石投擊他的屍身,片刻之間瓦石堆積如墳。
自從跟隨翟讓起事起,徐世積便和單雄信在戰爭中,結下了深厚友誼。
見到斬首名單中有單雄信,徐世積便拼命為單雄信求情,願意以自己的官爵、軍功,來贖單雄信不死。
李世民將徐世積的請求上報李淵。李淵不允許。
行刑那天,徐世積去見單雄信最後一面。兩人見面都是淚如泉湧,令人感慨萬千。
昔日跟隨翟讓時,徐世積、單雄信兩人並肩作戰,情比金堅。
而命運的安排讓兩人各為其主,兵戎相見。
如今,一個是大唐的左武侯大將軍,一個是鄭國的階下囚。
看到兄弟如此難過,單雄信安慰徐世績說道:“人的生死由天定,我既然選擇了站在鄭王這邊,自然就願賭服輸。你不必內疚。希望我走之後,你能照料我的家人。”
徐世積傷心欲絕,立刻抽刀從腿上割下一塊肉,遞給單雄信,說道:“當年與兄長誓言同生共死,現在我以身許國,忠義不能兩全,不能兌現誓言了。
兄長走了之後,我一定會照顧好嫂子和侄兒。兄長你吃了這塊肉,就當我和你同日入土了。”
單雄信大笑,把徐世積的腿肉吃下,慷慨赴死。旁人見狀,不禁也潸然落淚。
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時,還有徐世積這樣重情義的朋友來送別,想來單雄信在黃泉路上,也沒有什麼可牽掛了。
而徐世積也信守承諾,把單雄信的兒子培養成人,最後還做了唐朝的地方官。這是後話。
王世充投降後,王世充的哥哥王世辯隨之也將洛陽以外的三十八州、縣獻給大唐帝國。
至此,王世充建立的鄭國從版圖上消失。
而另一邊,李孝恭與李靖在訓練水軍有成後,率領大軍順流而下,進擊蕭銑。
僅僅用了兩個月,李孝恭與李靖大軍勢如破竹,兵鋒直插梁國首都江陵。蕭銑兵敗投降,梁國被滅。
就在所有人認為塵埃已定的時候,意外又發生了。
武德四年七月,竇建德被押解到長安。
李淵下令將其斬首,並又要求已經投降的竇建德舊將範願、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王小胡等人到長安。
範願等人既悲憤竇建德被殺,也猜測到李淵要斬草除根,便擁立劉黑闥為首領反唐,做最後一波拼搏。
武德四年七月十九,劉黑闥收拾竇建德舊部,在貝州設壇,祭奠竇建德,自稱大將軍,正式大舉起兵。
李淵知道後,令自己的堂弟——淮安郡王李神通率領大軍,進擊劉黑闥,同時令幽州總管羅藝發兵配合,一同進攻。
結果,李神通和羅藝雙雙被劉黑闥打得大敗,很多唐朝將領李玄通、薛萬徹、薛萬均等人都被劉黑闥俘虜。
趁著大勝,劉黑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