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六大戰區(2 / 3)

文靜等人來鹹魚山莊住了幾天。透過幾次對接,大家算是結成攻守同盟。

李淵這邊,讓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開始在太原郡及周邊,秘密招募軍士,並進行訓練。

我們鹹魚宗和豬腸門也派出張仲堅、於澤萬、長孫無忌、公孫七郎、嶽蒼龍等人配合。

這年頭,由於連年兵災,四處逃竄的流民和藏於山林的盜賊很多,並不缺兵源。

聽說我們這邊招兵有飯吃,有衣穿,周邊流民和盜賊爭相報名。

因為,相對官府而言,我們開出的條件實在是太豐厚了。

大隋朝廷實行的是強制服兵役。

不管是服兵役還是勞役,士兵和民夫的衣糧裝備,全部由個人負責,只是在服役期間不用交稅而已。

對於流民和盜賊而言,根本不存在交稅的問題,所以對加入我們,積極性都很高。

何況,我們比周邊起義軍的軍士待遇標準也略高一些,在就近募兵這一塊,毫不費力。

舉個例子,魏刀兒部的伙食標準是每天三個饅頭加一小盤野菜。

而我們在這基礎上,每天還多加了一小塊鹹魚,每週還多發一小塊臘肉。

別小看這些鹹魚和臘肉,這大大提高了軍士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當然,訓練表現優異的軍士,或者今後打仗立功的,另有獎賞。

如果像楊廣那般積財吝賞,就沒有起兵的必要了,沒人會跟隨你的。

既然我們募兵的待遇好,自然要求也高。我們不看肌肉,主要看耐力和敏捷。

除了體力差的不要,在訓練中偷懶的和太油滑的也不要。

按照李世民的說法,這兩種人上了戰場,肯定就往後躲,一看形勢不妙,溜腿就跑,反而影響其他人計程車氣。

我們比較喜歡老實的,聽指揮的,或者有膽色的軍士。

為了不讓晉陽其他官員生疑,我們把招募來的軍士,分散居住在晉陽城周邊各個村莊,每一處最多不超過三百人。

這一切都在順利地進行,只差戰馬、鎧甲、武器備齊後,我們就可以正式起兵了。

購買大批戰馬,鍛造大量鎧甲、武器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在籌備起兵的過程中,時間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大業十三年。

這一年,天下形勢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打兩個字——“更亂”。

天下紛爭不斷,概括來說就是一個隋廷,六大戰區,二十二支割據勢力。

這六大戰區分別是東北戰區、東部戰區、東南戰區、南部戰區、西北戰區和中部戰區。

先說東北戰區,這個區域主要有羅藝、王須拔、高開道三股割據勢力。

高開道原本是跟著大哥格謙混。後來,格謙被王世充攻擊,戰死。高開道便聚集格謙舊部,轉到漁陽郡周邊發展。

羅藝本是隋帝國的虎賁中郎將,雁門之圍後,反了楊廣,在幽、營二州自立,誰的賬也不買,誰入界就打誰。

王須拔則以高陽郡為大本營,自立為漫天王,國號燕。

在這個戰區和三股割據勢力對峙的是隋將李景。東北戰區並不是天下的焦點,四個人就慢慢玩。

東部戰區主要有竇建德、孟海公、徐圓朗、王薄四股割據勢力,其中竇建德一家獨大。

竇建德在起義軍領袖中算是老玩家了,但早期發展得很緩慢,跟著老大哥高士達,搭夥過日子。

後來,高士達被隋帝國名將楊義臣所擊殺,高士達手下很多人就去跟隨竇建德。

竇建德的實力從此有了很大的增長,在河間自稱長樂王。

孟海公佔據曹、戴二州一帶,徐圓朗佔據東平郡及周邊一帶,兩人的兵馬都不多,勢力遠不如竇建德。

但要論最慘的還得是知世郎——王薄。

假如天下各路起義軍領袖坐在一個大桌上吃飯,哪怕王薄最後一個來。這主位還得是空著,留給王薄坐。

因為王薄是反隋第一人。很多英雄豪傑就是受到王薄的鼓舞,並照搬照抄他的做法,起兵反隋。

而王薄也是楊廣最恨之入骨的起義軍領袖。因為王薄還編了很多歌謠,教人傳唱罵楊廣暴政。

楊廣一聽,氣壞了。怎麼,起義你就好好起義,還唱歌,還搞宣傳?臥槽!

所以,楊廣特地調隋帝國名將張須陀來對付王薄,交代張須陀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張須陀的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