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旗,從者如雲,迅速攻克周邊郡縣。
到了二月份的時候,王須拔和魏刀兒幾乎是同時起義。王須拔部往東北方向進軍,而魏刀兒則往西南方向進軍。
三月,高士達部大舉進攻涿郡,攻城拔寨,聲勢大漲。而柴保昌在絳郡聚眾起事,迅速發展到數萬人。
這五路起義軍在北方節節勝利,讓正在旅遊的楊廣大為不爽。
朕就出去旅個遊,怎麼又冒出四支新的起義軍?
地裡有田,你們不種,偏偏要和朕慪氣。實在不願種田,可以學門手藝,煎個油條什麼的,也可以養家餬口啊。
非要動刀子是吧,朕就弄死你們。氣沖沖的楊廣暫停了旅遊,折返西都長安,與眾臣商量對策。
為了遏制北方起義軍的勢頭,楊廣讓楊義臣領兵去對付高士達,讓羅藝領兵去對付王須拔,
讓魏長文領兵去對付魏刀兒,讓樊子蓋領兵去對付柴保昌,讓李淵領兵去對付母端兒。
幾個月下來,這五路隋軍對上五路起義軍,基本上打了個平手。
楊義臣VS高士達,羅藝VS王須拔,樊子蓋VS柴保昌,這三隊選手基本上互有勝負,處於僵持階段。
而魏刀兒卻十分驚豔。
要知道,魏刀兒和母端兒、王須拔、柴保昌等人一樣,第一次玩起兵造反這個遊戲,是個純新手。
誰知魏刀兒十分兇猛,一出新手村,直接就把隋將魏長文一波團滅,讓那些起義軍老玩家都大吃一驚。
幸好李淵表現出色,率部在霍邑與母端兒決戰,殺敵一萬餘人,俘獲六萬多人,母端兒當場戰死。
當然,這些天下局勢的變化,都是張仲堅他們和我說的。
北方又冒出四股反隋的勢力,我並不覺得意外。
去年外出幾個月,滿目蒼夷,這天下遲早是要易主的。
只是不知道各路豪傑,誰會笑到最後。
六月十一,去年今日,正是武林大會開幕式的大日子,山莊裡熱鬧得不行。
可是今年今日,大家都去忙碌,就連梅超瘋,也去協助大師兄訓練莊丁了。突然間,覺得山莊裡冷清了許多。
這天,我枯燥地修煉著武功,身邊只有何文蘭陪著。正在這時,傳來李世民的喊聲。
“師姐,師姐!”
“世民,你有事找我?”
“對,有件事我想和師父說,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你替我開口好一些。”
“哦,是什麼事?”
“師姐,我們邊走邊聊吧。”
“好。”我和李世民並肩而行,去找我父親。
路上,李世民便說起緣由。
原來,李世民的父親正是李淵。因母端兒在山西龍門起兵反隋,李淵被楊廣任命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領兵平反。
今年五月,李淵就平定了母端兒部。
“知道父親來到山西,我便修書一封送給父親,建議他有空拜訪下週邊的豪傑英雄。
正好我父親也有此意。便想著第一站便來拜訪師父。但師姐你也知道,宗主一向不喜隋朝的官員。
好幾任的太原留守想來拜訪師父,都被宗主以生病的理由婉拒了。
我擔心我去開口,又被師父拒絕了,便想請師姐幫忙,請宗主和我父親見個面。”
“世民,這有何難,包在我身上。”
“那就多謝師姐了。”
的確,我父親對大隋帝國是非常厭惡,要不然也不會到處收留各路大盜,還整天想著怎麼造反,是自己造還是幫別人造。
但李淵畢竟是李世民、李元吉的父親,見徒弟的父親一面應該是可以的。果然,父親聽我一說,便一口答應。
“世民,不知道你父親何日要過來?”
“回師父,我父親在書中提起,想在六月十三,也就是後天前來拜訪。”
“那好。周銘,你讓人準備好酒好菜,到時候我和唐國公好好喝一杯。”
“老僕明白。”
李淵世襲祖父李虎的爵位,故世人稱之為唐國公。
一看我父親答應了,李世民很高興,辭別我父親後,便隨著我一起走出去。
“師姐,今天的事多謝了。”
“哎,世民你太客氣了。”
“師姐,要不以後你喊我二郎吧。”
“好,二郎乖!”我一時調皮,伸手摸了摸李世民的頭。李世民苦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