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控制起來。
故萬戶格斯爾等人不得不臨陣倒戈,全部背棄伯顏,倒向我們。
“多謝郡王在陛下面前,為我們天理教說話。以後還得勞煩郡王多美言幾句。”
“那是一定。”
“對了,開科取士的事,陛下怎麼說?”
“今年之內吧。”
“那就更要敬郡王了。”
吳直方、朱心兩人哈哈大笑,齊齊向我敬酒。
從兩人的表情來看,開科取士之事,對他們來說,顯得更加重要。
邊喝邊聊了一會,我便說道:“義父,今天陛下和我還聊一會歷史,提起昔日高平陵之變,你可知此故事?”
朱心哈哈大笑,說道:“昔日司馬懿裝病辭職,實質上是在暗中拉攏盟友,積攢力量,意圖重返朝堂中樞。
後藉著曹爽陪小皇帝,去高平陵掃墓,聯合郭太后,發起政變,控制了京都,並透過欺詐的手段,誘逼曹爽不戰而降。
自此,曹魏軍政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我焉能不知。”
我笑嘻嘻地說道:“義父知道這典故,那是最好。這老虎要是被驅趕出去,最好的歸宿不是藏於林中,而是給它找一塊墓地,讓它安息。
何況這隻老虎在城裡待了很多年,非常熟悉情況。萬一,哪一天沒注意,又被它跑出來,咬到了人,那就不好了。”
朱心亦笑嘻嘻地說道:“請郡王放心。這隻老虎很快就會得一種病,一種治不好的病。”
“好,那我就等你的好訊息了,乾杯!”
“敬郡王。”
“敬陛下。”
沒多久,伯顏在南下的路上,突然病倒了。
此時雖是陽春三月,但路上的風很大。伯顏雖是武將出身,但也抗不住這路上的大風。
這病來如山崩,素來健碩的伯顏一病不起,才兩天就病死在驛站裡。
訊息傳來,鐵鍋和我徹底放心了。
從此,朝堂上再無可以和鐵鍋抗衡的權臣。
伯顏死後,人人都極力和他撇清關係,無人敢給他下葬。伯顏的棺材就放在驛站裡。
而鐵鍋居然派我代表朝廷,給伯顏下葬。
聽到方構傳來的旨意,我哭笑不得,只好前去,就地安葬了伯顏,並在他的新墓前,唸了一篇祭詞,假惺惺擠出幾滴眼淚,算是了事。
權臣已除,但蕭牆之內,還有兩人必須要拔掉,那就是太皇太后卜答失裡和皇太子燕帖古思。
這卜答失裡和鐵鍋雖是親人,也是仇人,有不可解的殺母之仇。
此時,鐵鍋已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皇后所生的真金,另一個是奇妃所生的愛猷識理答臘。
而燕帖古思是仇人之子,卻佔據太子之位。鐵鍋更是不能留他。
當年六月,哈麻等人聯名上疏,說太皇太后卜答失裡當年指使人,將陛下親生母親,推入火坑燒死。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應當將卜答失裡母子逐出宮外。
鐵鍋等的就是這些奏疏。當天,鐵鍋下詔將文宗皇帝的靈牌移出太廟,廢掉太皇太后卜答失裡、皇太子燕帖古思,並將兩人逐出宮外。
沒多久,卜答失裡被朱心派出的殺手毒死。燕帖古思機警,心知不能倖免,半路上意圖逃跑,被月怯察兒追上,將其勒死。
至此,元文宗一脈斷絕。
元明宗、元文宗兩個親兄弟的恩恩怨怨,到此劃上了一個句號。
當年十二月,天理教日盼夜盼的開科取士終於恢復了。鐵鍋下詔,恢復科舉制,三年一次,當年就錄取了十八名。
到了第二年,鐵鍋下詔改元為“至正”,將至元七年改為至正元年,任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帖木兒不花為中書左丞相,宣佈將“與天下更始”,準備大展宏圖、中興大元。
……
故事講到這裡,魏葵楊忍不住問道:“那後來鐵鍋把天下治理的怎麼樣?”
雷老俠笑了笑,端起茶杯喝茶,沒有回答。
方霹說道:“當然是越治越亂,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起義大爆發了。”
雷老俠悠悠嘆了口氣,說道:“正是。”
“這樣啊。”
方霹看了看外面,發現天色已晚,便說道:“前輩,那我們先回去了。”
“好。”
第二天上午,雷老俠再和方霹、魏葵楊兩人,講述起後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