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流言傳開後,伯顏開始收斂了許多,也不敢再去卜答失裡的隆福宮了。
加上局勢的動盪,鐵鍋和伯顏的君臣關係暫時緩和了一些。
因為,至元四年的天下,依舊是民變不斷。
袁州的周子旺、九牙山的李志甫以及四川的峒蠻人,相繼起兵。
特別要提的是周子旺。他和他師傅彭瑩玉是藉著佛教的名義起兵的。
當時,佛教和儒教一樣,門派眾多。
彭瑩玉、周子旺他們信奉的是佛教中的淨土宗,民間也叫白蓮教。
白蓮教很少拜釋迦牟尼,主拜彌勒菩薩。
這是因為,經過多年宣傳,朝廷已經宣稱,釋迦牟尼是站在官家這一邊的。
而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等釋迦牟尼一退位,彌勒菩薩就要繼承主佛之位的。
所以,彭瑩玉、周子旺另起爐灶,高舉彌勒佛大旗,寓意著要改朝換代。
其口號是“彌勒降生,改換乾坤”。
這在當時,是第一次藉助佛教名義,起兵反抗官家,從者如雲。
周子旺自稱周王,很快就成為影響力最大的起義軍。
但樹大必招風,周子旺很快也成了官軍的重點打擊物件。
不久後,周子旺兵敗被殺。彭瑩玉率領殘部,掩護周子旺的女兒——周芷若殺出重圍。
接著,彭瑩玉將部眾化整為零,帶著少許親信,帶著周芷若潛于山林之中。
若干年以後,彭瑩玉、周芷若再次高舉彌勒佛大旗,捲土重來。
周子旺雖然失敗了,但借佛起兵這種模式,就被後來者借鑑、吸收、應用。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但是,當年最炸裂的訊息並不是周子旺等三家勢力的起兵造反,而是孟端自立。
當時,訊息傳入京城後,朝堂震驚,眾臣譁然。
可以說,孟端自立的事件,把所有人的三觀全震碎了。
這孟端原本只是個河南江北行省的漢人小官。
但孟端向來自視甚高,看不起河南江北行省的高官們,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酒囊飯桶而已。
孟端不甘心自己就這麼平庸地當一名小官員,一心想要當大官,做大事。
於是,他便委託一位在京城當御史的朋友,幫自己在官場上走動走動。
看在孟端朋友的面子上,吏部真的派人下來考察他。
但評語是,“膽大不怕事,但也不辦事”。
這評語倒也沒有冤枉他。
這孟端雖然對當時的官場極度不滿,但他自己平時主要也是和朋友喝酒吃肉,沒有什麼拿出得出手的工作成績。
得到“不辦事”這種評語,這升遷之事自然就這樣不了了之。
孟端從此更加惱怒,還寫了一首詩來嘲諷當時的官場。
“人皆謂我不辦事,天下辦事有幾人?袖裡屠龍斬蛟手,埋沒青鋒二十春。”
你們說我不辦事,但天下哪有辦事的人。
孟端詩中前兩句只是嘲諷,後兩句已經是反心畢露。
但在元一朝,對言論向來不管。
像鄭思肖,一輩子寫詩大罵蒙元,但啥事也沒有。
還有謝枋德,在元朝廷百般拉攏江南士人的時候,他公開大呼,說“江南人才仕元可恥”。
但元朝廷素來不接這些口水戰。你們愛罵就罵,只要不拿刀劍出來就行。
南方士子中,罵的最兇的要屬樑棟。他不但罵,還到處傳。
結果被仇家告上京城,說樑棟“謗訕朝廷,有思宋之心”。
樑棟就被抓了起來,送到京城待審。
結果禮部說,“詩人吟詠性情,不可誣以謗訕,且就算謗訕,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最後,樑棟被無罪釋放,繼續寫詩罵朝廷,逍遙的不得了。
故孟端這種反詩,也無人在意。
但孟端可不只是像文人一般,發發牢騷而已,他是真想大幹一場。
有一天,孟端和霍巴斯等四個蒙古朋友在一起吃肉喝酒。酒興一上來,大家就開始罵朝廷。
這五人都是同病相憐,都屬於不得志的小官、小吏,膽子都特別大。
突然間,孟端在酒席上就想到了一個好點子。
現在朝廷不是不肯提拔我們當大官嗎。可我們可以自己封自己一個大官做做啊。
孟端的計劃是,讓霍巴斯假扮朝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