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
前面十二衛除了衛戍京師,還負責天下府兵的戶籍管理和日常訓練。
後面的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等四衛不掌管府兵,相當皇帝的親軍,地位略高。
其中左右監門衛掌管京城大小城門的禁衛,而左右千牛衛則是皇帝侍衛隊。
官宦子弟常以入千牛衛為榮。因為千牛衛是接觸到皇帝的第一梯隊。
後來,為了牽制十六衛,又發展了禁軍,統稱禁衛軍。而禁軍的地位逐漸提升在衛軍之上。這是後話。
但在當時來說,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所有防衛、安保工作均由十六衛負責。
而且,唐帝國為了防範下面有人造反,嚴令規定,只要調動10人以上的部隊,就得有皇帝的批准。
李建成這事可大可小。主要看李淵的態度。
往大了說,這太子與邊境大將勾結,私下調動軍隊精銳入京,可以按謀逆來判罪,足以廢立太子。
但李淵對兒子們都比較溺愛,對這種嚴重違法的事,只是對李建成訓責一下,將其手下率可達志流放到巂州。
這事就算過去了。秦王一黨對這個結果非常失望。
因為,李淵只是把李建民的一個親信進行了流放,對太子沒有實質性的打擊。
而且,李建成在這個事件之後,膽子更大了,仍然繼續發展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
因為,李世民的特權裡面,除了開府募官,還有一種特權讓李建成坐立不安。那就是對軍隊的掌控力。
李世民打了那麼多場大戰,和領兵在外的諸多將領關係都不錯。而李建成能掌控的僅僅羅藝一人。
另外,李世民不單擔任了太尉一職,還兼任著左、右武侯大將軍。這是實打實掌控著十六衛中的兩支部隊。
李建成心裡一直擔心一件事。這老二萬一哪天急了眼,勾結在外的將領,帶兵來打我,那該怎麼辦?
無論如何,我李建成都得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大不了再讓父王訓責一頓。
但是,李建成不能在長安繼續發展私人武裝了,容易被秦王一黨抓住把柄。
於是,李建成開始在地方軍隊發展自己的勢力。楊文幹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枚棋子。
楊文幹原是李建成的貼心護衛,後被太子推薦擔任為慶州都督。
楊文幹在慶州的工作,主要是為李建成招募壯士,發展忠於太子的私人武裝力量。
到了武德七年六月,李淵從長安前往陝西的仁智宮避暑。秦王李世民與齊王李元吉隨同伴駕。太子李建成在長安監國。
就在這期間,李建成指使爾朱煥、橋公山兩人,將國庫裡的盔甲武器,運送給慶州的楊文幹。
因為,楊文幹來信告訴李建成,剛剛又招募了一大批勇士,可是沒有盔甲武器配備。
應該說,李建成這事確實太過於膽大包天了。未經兵部登記,皇帝批准,運送鎧甲武器,完全可以按照謀逆論處。
爾朱煥、橋公山兩人在路上仔細一琢磨,害怕了。
這事要被人捅出來。太子李建成也許沒事。
但他們兩人只是兩枚小棋子,這天子一怒,他們的腦袋鐵定是保不住了。
爾朱煥、橋公山兩人一咬牙,背叛了太子,掉頭改道,帶著鎧甲武器,前往仁智宮見李淵,力證他們兩人沒有謀逆之心。
李淵一聽,大為震怒,立刻派人傳召李建成,讓他前往仁智宮。
當時,李淵心裡大概是這麼想的。
李建成你上次勾結羅藝,調派幾百精銳潛入長安。
這一次又差人將國庫的盔甲武器,私運給楊文幹,你到底是想幹嘛,還把我這個父王放在眼裡嗎。
接到李淵的詔書,李建成心中害怕起來,不敢前去。
身邊有個叫趙弘智的人勸李建成,讓他免去太子的車駕章服,到李淵那裡去承認罪責。
只要態度好,陛下一定像上次一樣,從輕處理。
李建成聽從趙弘智的意見,帶領十多個人騎馬前去拜見李淵,向父皇伏地叩頭,承認罪責。
一看到兒子磕頭認錯,李淵的心又軟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