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濠州城後,幾乎每天都喝酒,三天一大喝,五天一超大喝。 時間一久,在酒桌上虛情假意的背後,我逐漸看到了,他們七人之間那愈發尖銳的矛盾。 我來濠州,的確是思念彭大了,想見一見他。 但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撮合他們凝成一股繩,反攻元帝國。 但這七人,在酒桌上倒是和和氣氣,有說有笑。 一到談論正事,就各有想法,各打各的小算盤,爭吵不休,其中的矛盾錯綜複雜。 首先是徐州系和濠州系的矛盾。 自從彭大、趙均用兩人反客為主後,這濠州城裡駐紮的軍士,大部分都是徐州系的。原先濠州系的軍士,大部分只能駐紮在周邊縣城。 這的確有點鵲巢鳩佔了,引起濠州系對徐州系的反感,特別是在中下層軍官當中,這種情緒更是強烈。 而濠州系本身,也有很大的矛盾。 他們五個元帥之前能夠走到一起,完全是為了合兵攻打濠州城的需要。 其中,郭子興和孫德崖就非常合不來。 孫德崖原先是流民,因為活不下去,早期就拉了一支隊伍,佔山為寇。其手下以山賊、流民為主。 而郭子興和劉福通一樣,都是出身於鉅富之家,其手下以莊丁、佃戶為主。 郭子興主張往南方發展,而孫德崖想要往北。 郭子興主張以後要聯合地主豪強,而孫德崖主張每取一地,把地主豪強殺了,把錢、糧、女人給兄弟們分了。 兩個人出身不同,立場不同,觀點各異,一討論就吵架。 基本上,濠州五大元帥分成了兩派。 魯義豪完全支援郭子興的觀點,而俞塵、潘江川兩人則站在孫德崖這邊。 最後是彭大和趙均用之間的矛盾。他們兩人,在七人當中實力最強,心裡都想學徐壽輝,隱約有稱帝的想法。 問題的關鍵在於誰當皇帝,誰聽誰的指揮。 為了爭奪徐州、濠州兩系人馬的一哥,彭大在拉攏郭子興、魯義豪,而趙均用則和孫德崖、俞塵、潘江川三人很親近。 要不是濠州地區周邊有答失八都魯、月闊察兒兩支元帝國的大軍。 我想,他們徐州、濠州兩系,共七派的人馬大概早就散夥了吧。 我越是居中協調他們的矛盾,就越覺得心累和苦惱。 在這濠州城裡,唯一讓我覺得快樂的,便是常常可以看見馬秀英。 這濠州署衙很大,住了不少中級軍官及家眷。朱元璋和馬秀英這對小夫妻也住在其中。 每當我氣沖沖從議事廳走出來,暗罵那幾個匹夫時,一遇到馬秀英,所有的不痛快都煙消雲散了。 她的一顰一笑總是牽著我的心。 我也會有意地接近馬秀英,和她說說話,看她餵雞,看她炒菜。 一看見馬秀英,我就會不自主地,想起我和阿秀初婚時的那些日子。 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麼啦,大抵是病了吧。 有一天,彭大終於發現了我的異常。 那一天,馬秀英正在晾衣服。我要幫她擰衣服,馬秀英不讓,笑著說,像我這種身份的人,怎麼能幹這種活。 她好像大概知道我的來頭,也許是郭子興告訴她的。 九點鐘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我們兩人身上,就像是一起泡在溫泉中的感覺。 馬秀英仰著頭,舉起剛洗的衣服,掛在繩子上。 幾滴晶瑩的水珠,順著她白皙的手臂,滑落下來。最終掉在鼓起的衣襟上,隱隱勾勒出山峰和谷底。 我一時竟然看痴了。 “魯淮王安好。” 馬秀英一轉身,看見來人,低頭說了一句,便慌張地離開了。她的兩個耳垂,霎時變紅了。 我也轉身回望。 只見,彭大不知何時,悄然來到我身後,笑著向我走來。 “我記得王爺以前外出,都帶著小倩姑娘,為何這次沒帶她來。” 我低聲說道:“你怎麼又叫我王爺?” “哦,忘了,忘了。以前喊習慣了。” “這次是隨脫脫出徵,怎麼能帶著她呢。” “也是。對了,你是不是對人家馬姑娘有點意思啊?” 彭大突然低聲笑道,那笑容多少有些猥瑣。 我立刻說道:“彭兄,你多想了。沒有那回事,一點也沒意思。” “前天,郭子興派朱元璋出城了。馬姑娘正獨守閨房呢。呵呵,要不,我來給你安排一下。” 我不禁大囧,急忙說道:“你可不要亂來。我對阿秀,哦不,是秀英姑娘,沒有任何非分之想。” 彭大笑了笑,說道:“都是男人,我懂的。來濠州這麼久,我發現公子也沒逛過這裡的青樓。 這都怪我!是我疏忽了。明天,我讓我的小妾去給你暖床。” 彭大越說越不像話。他那嘴裡,就沒一句人話了。 “這怎麼可以。朋友妻,不可欺。” “你這就見外了。再說,她們也不是我的妻,都是兄弟們從富人家中搶來,孝敬給我的。 而且,都是出自名門的大家閨秀,你可千萬不要嫌棄。白白嫩嫩的,很是解渴。”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