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兵團在西西里島戰役中取得令人矚目的勝利,其所產生的效果也漸漸體現出來了。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在法國國內出現了許多支援阿爾及爾政府的聲音……之前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戴高樂,甚至許多人在戴高樂十分具有煽動性的演講吓公開聲討阿爾及爾政府,比如就有僑居在國外的法國人趕到阿爾及爾,在吉羅將軍的辦公室外大喊:
“為了法國,你們應該併入‘戰鬥法國’!”
“我們想要的是儘快解放法國回到我們的家園!”
“你們不能為了一已之私而置國家的利益於不顧!”
……
當然,不排除這可能是戴高樂搞的把戲,或者至少這是由他派出的人煽動的,目的是營造一種聲勢及氣氛。
吉羅將軍等人在這種氣氛下就很壓抑,他們甚至對這種“示威”束手無策。
放任他們不管吧,整個阿爾及爾政府的工作人員都要在他們的喊聲下工作,而且這喊聲喊著喊著,有時就變成心理暗示了,最後導致許多阿爾及爾政府的軍官都自然而然的把“併入戴高樂政府”與“國家利益”聯絡在一起,彷彿阿爾及爾政府理所當然的就要併入戴高樂政府,不這麼做的話就是“為一已之私而不顧國家利益”,他們就沒想到戴高樂政府不併入阿爾及爾政府,同樣也是“為一已之私而不顧國家利益”。
這就有點像現代的廣告效應。
廣告不需要做得多有創意或是多精美,只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喊著枯燥無味的臺詞,每天不厭其煩的插播上幾十遍進行疲勞轟炸。這才是最有效的,雖然觀眾看到都煩,但在超市裡挑選同類商品的時還是會不假思索的選擇廣告上的東西……疲勞轟炸已經將它深深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