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3 / 4)

小說: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作者:死磕

奧大利亞海軍基地美軍就只有這麼黃蜂號,其它的都還在太平洋與協同麥克阿瑟的菲律賓戰場上的作戰。

另一個,則是這些航母本來就不是去作戰的。

地中海是個內海,其南北的寬度不過1800公里,而且中間島嶼基地眾多,義大利的國土甚至像個勾子似的橫亙在地中海中央,這使德、意軍的轟炸機幾乎可以輕鬆的覆蓋整個地中海。

在這樣狹窄的海域裡,航母要是進去的話就只有等著被炸的份。

所以,這次的任務其實就是輸送戰機。

黃蜂號搭載60架戰機,每架護航航母搭載30架戰機,總數150架……而且這還只是第一批,哈爾西認為至少戰機的數量要與德軍兩個航空隊也就是六百架相當才能取得制空權。

後來發現這其實有些高估德軍的戰鬥力了。

這主要是因為德軍在蘇德戰場轟炸英國時損失了大批的優秀的飛行員,此時在北非的這些飛行員雖說也有戰鬥經驗,但與英、美飛行員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其中尤其是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後期日本飛機幾乎就是給美國飛行員練手的,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日本自身損兵折將不說,還為美國培養了一大批的飛行員,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為擔心進入蘇伊士運河後會遭到德軍的轟炸,所以“黃蜂”號與三艘護航航母只進入阿拉伯海,之後一直等到黑夜才分批飛向埃及幾個軍用機場。

第二批150架戰機就不用這樣費力讓航母往返運輸了,“黃蜂”號就在阿拉伯海附近做為中轉站,然後美軍戰機就一批批的飛至“黃蜂”號加油,接著再飛往埃及,他們中的一批甚至還偷偷的進入了馬耳他島。

除此之外,一支由六艘驅逐艦一艘補給艦組成的艦隊也偷偷的透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海域……這六艘驅逐艦要麼裝有對海雷達要麼裝有對空雷達,這些雷達可以精確的掌握德國海空軍的動向為美軍戰機作戰服務。

所有的這一切佈署,僅僅只用了一週的時間。

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時美軍驚人的遠洋投送能力和作戰能力。

而此時的希特勒還沒反應過來,他依舊把目光緊緊盯著非洲和突尼西亞,還想著在非洲戰場上取得勝利。

其實這也不怪希特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這麼佈局還是有道理的。

原因是德國在英國及蘇聯方向的計劃都遭到了挫敗。

希特勒本以為封鎖和轟炸英國會讓英國崩潰最終投降,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不僅不是這樣,英國的形勢還在不斷好轉,而德國的潛艇和戰機的戰損卻在不斷攀升。

蘇聯方向就不用說了,莫斯科保衛戰之後,蘇聯紅軍就像潮水般的從東面湧來。

所以,德國在非洲才不能輸。

因為非洲如果也輸了,那麼德國就會盟軍從英國、蘇聯和非洲三個方向包圍在中間,就像被一個鐵三角圍住一樣。

如果出現這個局面,那麼德國的失敗就不可避免。

這時希特勒就有些後悔了,之前為什麼一直把非洲戰場當作次要戰場……他會這麼想的原因,有很大一部隊份是因為對英軍的蔑視,以為只需要隨便幾萬德軍就可以將英軍擊潰。

但現在他卻為自己的輕敵後悔莫及。

“不!”希特勒一拳砸在地圖上,說道:“我們不能失去非洲,而要保證非洲的安全,就必須將法國牢牢的控制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不能將命運交給那些背信棄義的法國人手裡!”

這一刻,希特勒終於要對法國動手了。

法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在德國的旁邊,如果法國像阿爾及利亞那樣一夜之間就投降盟軍,那麼非洲即便勝利了也毫無意義,德國還是會被盟軍從三面包圍。

希特勒的做法有些含蓄,他先是打了個電話向維希法國提出提供軍援,用以試探維希政府的反應,維希政府對此避而不答。

實際上維希政府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問題:

同意德國方面所謂的“軍事援助”吧,那就意味著德軍就可以明目張膽的開進維希法國。

不同意吧,又證明維希法國不信任希特勒或者有異心。

所以維希政府是左右為難,一群政客討論了幾天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維希法國總理賴伐爾還緊急趕往柏林希特勒商談。

但所有的努力都無濟於事,希特勒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實際上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佔領法國了。

果然,第二天晚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