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中炯在訓練方面再次發揮了作用……
要知道樸中炯及他的部下都是工兵,而且還是能力得到肯定的工兵,否則樸中炯等一干工兵也就不會被日軍派到瓜島建機場了。
樸中炯這些工兵在來到瓜島之前,就是在拉包爾構築工事的,所以對日軍在拉包爾的工事不敢說知道得一清二楚……這是由於他們離開拉包爾已經有大半年了,他們不知道這大半年拉包爾會被建設成什麼樣子,但至少他們知道這些工事的大慨構造。
於是樸中炯就帶領著朝籍工兵在瓜島上構築了與拉包爾上差不多的防空掩體,遠征軍戰士就可以在這些掩體內進行模擬訓練。
對於這些防空掩體。張弛也去看了下,其實就是常說的坑道,而且這些坑道構築得十分堅固,上頭用一層層的原木支撐著,如果不是補航空炸彈或是大口徑艦炮直接命中,都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又因為日軍有量的勞動力,所以將這些坑道構築得四通八達而且長度十分驚人……一百多公里,那基本可以將重要的戰略物資及兵力都隱藏到地下可以說是一個地下城市了。
從這一點來看,日軍方面其實已經做好了失去制空權的準備了,原因很明顯。如果日本人對制空權有信心的話,那根本就沒必要構築這些工事。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合理,因為這些坑道的構築是起于山本五十六之手,而山本五十六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對海軍及制空權很有信心……那時的零戰無敵的神話還是成立的,瓜島戰役就是山本五十六在海面上的擴張和進攻。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山本五十六又怎麼會有先進之明的在拉包爾構築防空掩體呢?
不過想了想,張弛又覺得這一切都不奇怪。
日本人的性格本來就是矛盾的結合體,一面是過份的謙卑。另一面就是誇張的自大。
更何況山本五十六是個明白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對日本開戰是必敗無疑,偷襲珍珠港前,他在回答日本首相問及戰爭前景時就回答道:“一年半年肯定沒問題。兩年、三年就沒有把握了!”
要知道日本軍人從來都是態度強硬的,只要有一點把握多半都會回答:“必定戰勝!”
所以,這個“沒有把握”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沒有得勝的可能了。
因此也有人猜測。山本五十六在拉包爾構築地下工事其實並不是因為他考慮美軍在不久之後會反攻,他是在為更久遠的防禦做打算……就像他所說的那樣,“一年半年沒問題。兩年、三年就沒把握了!”
簡單的說,山本五十六在拉包爾構築地下掩體,是因為拉包爾是個很好的防守之地,這裡有很適合日軍作戰不適合美軍的機械化部隊展開的山地,還有天然的港口、機場,如果再將這些透過地下坑道連線起來,那就成了一個攻不破的要塞,而這個要塞將會在“兩年、三年”美軍發起反攻時發揮作用。
只是山本五十沒想到的是,美軍的反攻會這麼快,遠沒有像山本五十六想的那樣“兩年、三年”,而是隻一年多的時間,瓜島之戰後美軍馬上就轉入全面的反攻了。
後來張弛才知道,拉包爾遠沒有其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因為山本五十六打算將拉包爾構築成一個可以自給自足完全不用擔心被美軍封鎖的要塞,所以拉包爾還有建築在地下的兵工廠可以製造武器彈藥,甚至還有許多技術單位和裝置可以維修船舶、飛機且有能力組裝戰機。
歷史上,盟軍因為感覺攻不下拉包爾,所以對其選擇了“跳島戰術”……其實“跳島戰術”一點都省心,因為要能對其實施“跳島戰術”,就必須保證其不會里應外合的配合其它日軍一起對盟軍發起進攻。於是盟軍不得不攻下拉包爾周圍的幾個島嶼,並在這些島嶼上都修建了機場,並在這些機場上長期派駐戰機監控著拉包爾,這樣才能放心的將拉包爾“跳”過去。
戰後被證明這種做法是明智的,因為當澳大利亞軍隊登上拉包爾島去受降時,就被日本人所構築的那個地下長城驚得目瞪口呆:
他們總以為戰打到這時候,日軍在拉包爾剩餘的兵力不會超過一萬人,但事實上日軍卻有十萬人藏在拉包爾的地下坑道里(注,史上日軍投降時,拉包爾的地下工事已經長達三百公里。
他們總以為拉包爾的日軍因為長期的封鎖而缺糧少彈,但他們卻驚訝的發現這裡的日軍不僅衣食無缺,彈藥也多得數不清。
這時,澳軍才慶幸當初沒有對拉包爾發起進攻。
(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一章 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