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我的朋友!”
“你們救了我們的命!”
“你們是好樣的!”
……
各國的記者也趁著這個時候圍了上來爭相抓拍這些感人鏡頭,於是英軍士兵又興奮的擺出各種姿勢與中**人合影。
“謝謝你們!”佩奇終於在人群中找到了正叼著香菸坐在裝甲車上的張弛,她一邊朝著張弛不停地按著快門一邊說道:“你們接下來去哪呢?我想,你們一定不會跟英軍一起朝另一個方向進攻是嗎?!”
“當然!”張弛回答。
“我們還能再見面嗎?”佩奇問。
“也許吧!”張弛說。
“我能幫你什麼嗎?”佩奇又問:“任何我能做到的……以表示我對你們的感謝!”
張弛看了看佩奇手中的相機,再看了看周圍不停閃爍的閃光燈,就回答道:“如果你能把這一仗客觀的寫出來,那就是在幫我了!”
“當然!”佩奇十分乾脆的答應了下來。
張弛當然不是想出名,也不是想讓工兵團出名。
對於這些他沒有半點興趣……一個隨時有可能在戰場上死在敵人槍口下的人,又怎麼會對出名有興趣呢?!
張弛的用意,是希望透過記者的筆讓全世界瞭解到英國人在緬甸戰場上有著多麼險惡的用心,以此也可以間接的對英國政府施加一些壓力……如果再繼續這麼幹的話,英國就要受到國際甚至本國公民的遣責。
但同時張弛又知道這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英國方面很容易就可以利用權力控制住媒體的輿論導向……言論自由完全是扯談,尤其是在戰時,尤其是在英國正遭到德國從海面上封鎖及空中的轟炸時,英國政府是不會管什麼言論自由的,他們會說那些是國家安全,是會影響到軍民士氣的國家安全。
其次,就是在國家利益面前,就算外界有一些壓力也會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事實也正如張弛所想的那樣,佩奇最終也沒能如實或者可以說從根本上說明為什麼會有仁安羌之戰,不僅佩奇是這樣,其它國家的記者沒能揭露倫敦在戰略和戰術上利用、欺騙盟友的陰暗心理。
當然,大難不死的記者們也在盡情的讚揚他們的救命恩人。一時之間《泰晤士報》、《紐約時報》之類的世界大報的頭條全是中**人的身影,英國記者甚至說:“這是近百年來中、英、日軍在同一時間、同一戰場所做的較量中,中國人贏得了第一次令人尊敬的勝利!”
然而這些在表面上的讚揚卻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說真有起到什麼作用的話,那就是這場勝利同時也鼓舞了中國國內正與日軍苦戰的百萬大軍及深受戰爭磨難的幾億百姓。
看看英軍的汽車已經跟工兵團分流得差不多了,張弛就把菸蒂往地上一丟,對佩奇說道:“再見了,女士,我們要追日本人去了!”
張弛的話很快就引來了記者及英軍士兵的一片歡呼,甚至還有不少英軍士兵在朝張弛等人叫著:“好樣的,中國人,狠狠踢日本人的屁股!”
“把日本人從緬甸趕出去!”
……
張弛微笑著朝那些英國士兵和記者揮著手道別。
從某方面來說,這些英軍士兵還是很可愛的,他們也是倫敦決策者的犧牲品,他們也是被逼無奈……更可愛的是,這些英軍士兵根本就沒意識到張弛等中國士兵就在他們眼皮底下把原本應該歸還給英軍的坦克、裝甲車和汽車都開走了,而他們甚至還在後頭歡呼……
對於張弛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這不僅是因為工兵團救了英國人的命理應收到一點利息,更是因為他知道這批裝備最後還是會落到日本人手裡。
至於怎麼落到日本人手裡……這說起來有些匪夷所思:英國人在撤到印度前要橫渡一條河,英國人擔心搭建浮橋的這段時間日本人就會追上來了,於是二話不說就把坦克和裝甲車全部丟下,他們甚至連炸燬這些裝備的膽量都沒有。也許,他們是希望丟下這批坦克給日本人日本人就不來追他們了吧!
事後才發現,那些追著他們朝他們開槍的根本就不是日本人,而是躲藏在村莊裡的緬甸獨立義勇軍,人數不過區區兩百多人。這些緬甸獨立義勇軍也沒想到只這樣輕鬆的打打槍就繳獲了上百輛的坦克和裝甲車。而這些坦克和裝甲車當然還是被交到了日本人手裡。
張弛不願意這一切再次發生,於是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在英軍把坦克丟掉之前搶過來。
“停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