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空間,一個任何人在其中都有話可說、能說的空間。
第十三章 虛擬現實:“天上”與“人間”
13.1 “虛擬現實”——真正的“多媒體”
不管格威的“超適用性”這個詞(“超融洽性”)能否被人們所接受,但越來越適應電腦使用者的個人化的要求,越來越克服粗放性,變得精密、靈敏,是WEB的必然趨勢。其實,這也正是個人電腦本身的發展趨勢。尼葛洛龐蒂的媒體實驗室就是致力於將作為物,作為機器的媒體變成“通人性”的媒體,使media變成my dear。他的著名的“媒體實驗室”被人們稱為“創造未來的實驗室”。媒體實驗室的創辦是基於這樣一種信念——“未來的關鍵科技將是人與電腦之間的互動能力”。所謂人與電腦之間的互動能力,也就是人與電腦溝通的可能性,電腦成為人的“值得信賴的數字化親戚”的可能性。《數字化生存》一書共分三部分,而第二部分(《人性化介面》)是全書的關鍵。只能在電腦高度人性化前提下,人才可能與電腦共生,或者說數字化生存才不致於“如此辛苦”(就像令人苦不堪言的婚姻)。如果再把目光放遠一點,我們就發現:整個電腦發展的歷史,就是電腦從具有人的單一的能力(計算能力)的機器發展到具有人的多種機能(如使用語言能力),繼而幾乎具有人的所有機能的“類人機器”(我們可以想一想“類人猿”的概念),從作為人所處環境、現實的一部分發展到作為一個完整的環境、現實之外的另一種現實。就人的這方面看,人最初是費力地操作到比較輕鬆地操作電腦,繼而發展到與電腦輕鬆地交流、溝通、合作,最後從“走馬觀花”發展到“下馬觀花”,進入到電腦營造的環境和現實中。在這個時候,人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在與電腦這種機器打交道,而是在與“現實”打交道。這是一部“創世紀”——人不僅創造了類似於他的“人”(就像上帝當初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而且創造了一個類似於他所在現實的“第二現實”。一方面,人生存、體驗於現實的世界中,這個世界無疑是一個被位元大大改變了的(即位元化了的)原子世界(現實)之中。另一方面,人可以進入一個純粹由位元構成的第二現實之中,獲得一種人類以前從未有過的生存體驗。每一個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話的中的神靈,自由地往來於“天上”與“人間”的兩重現實之中。這個第二現實,就是所謂的“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通常簡寫為VR)。
“虛擬現實”有時也被稱為“人工現實”(artificial reality)、“人工世界”(artificialworlds)、“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s)、“虛擬狀態”(virtualities)、“賽柏空間的視覺形式”(A visual form ofcyberspace)。在漢語世界,僅 virtual reality 就有多種譯法。除“虛擬現實”這種通行的譯法以外,還有“靈境”(強調它提供的是一個奇異的環境)、“臨境”(強調它讓人身臨其境),“似真現實”、“幻真現實”等等。應該說,所有這些譯法都未能準確傳達出virtual reality這一短語的含義,而且在我看來,想在漢語中尋找一個與virtual reality完全對應的片語是徒勞的。可行的只能是在準確地理解原意之後,採用一個已經在被大部分人認可的譯法(“虛擬現實”),哪怕這一譯法並不準確。virtual一詞是virtue派生詞。這個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本意指“男人所應具備的良好素質”、“男子漢氣”,後來指“德性”、“美德”。
一種良好的素質是辦好事情(產生良好效果)的條件,所以這個詞也指“具有可產生種效果的內在力量”、“顯著的成效”、“效應”、“效能”、“效力”等等。
總之,virtue 以及 virtual 的詞義在演化過程中越來越偏向於與“實體”相對的“效應”,與“體”相對的“用”。《錢伯斯20世紀詞典》對virtual的解釋是:“有功效的”(having efficacy),“在效果上是怎麼樣的,雖然在事實上不是怎麼樣”(ineffect,though not in fact)。比如光學上有一個概念--virtual image(效應影象,一般譯成“虛像”),意指實際的物體在某種條件下出現了一種效應式的影象,並非實際物體本身。可見virtual的含義不是側重於它的虛假性、虛擬性,而是側重於“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