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起了學徒的工作。在家人和朋友驚愕的目光下,他穿上了工裝,說起了髒話,開始學習如何切割金屬。吵鬧的車床和鑽頭深深地影響著剛工作的泰勒對管理的看法。泰勒在工廠進行的第一次試驗是為了確立車床運轉的最優速度。正是在他尋求改善機械的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人和機器有相似之處,都具有相似的可操縱性。正如他在家中所講述的那樣,科學管理就是機械工廠的邏輯向人類世界的一種延伸。這種觀點的基礎就在於機器技術和人類組織技術的相似性。
在企業液壓廠以優異成績完成4年的學徒期之後,泰勒來到了密德瓦鋼鐵公司。在這家工廠,泰勒用了6年的時間從普通工人一直幹到首席工程師。1893年,在離開密德瓦和另一家制造公司之後,泰勒自創門戶,宣稱自己是一位獨立的“管理諮詢工程師”。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世界上首位管理諮詢師。在接下來的10年中,他基本上是在火車和酒店裡度過的。就像一陣迷途的暴風雪,泰勒的足跡遍及美國的工業版圖。當他來到栗子山時,他的職業生涯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講是他的權利,其他人只要洗耳恭聽就可以了。往往是說完開場白之後,他便開始講述他的故事:他是如何在伯利恆鋼鐵公司從裝載92磅生鐵條至鐵路手推車這個過程中,提煉出一門科學的。
泰勒與荒誕的生鐵軼事(2)
泰勒說,這個故事起源於1899年的春天,當時,伯利恆鋼鐵公司手頭上的“豬”太多了。這家公司擁有6千名員工、5臺鼓風爐以及一家在費城中部理海河延綿起伏的河堤上,延伸了1/4英里的機械工廠。它是美國經濟中的一家巨型公司。伯利恆鋼鐵公司生產了數千噸未加工過的“生鐵”。之所以稱之為“豬”,是因為這些重92磅的長方形生鐵條的兩端的表面刻有V形痕,在一些人看來,好像和豬的模樣有幾分相似。在被稱做“農場”的工廠的上方有一小塊土地,上面堆放著8萬噸的貨物,或者說大約2百萬頭“豬”,這些都是前幾年鐵價低迷時積累下來的。如今,在前一年秋天短暫而輝煌的美西戰爭引發的需求的刺激下,生鐵的價格高漲。這些生鐵條即將被裝到鐵路貨車上,發往市場。
由75人組成的一個工組負責將生鐵裝到貨車上,泰勒對他的聽眾說道。這是一種極其費力,會讓人渾身出汗,而且看起來非常愚鈍的工作:工人從地面上的生鐵堆中舉起重達92磅的生鐵條,上斜坡,把它堆放在火車廂內,喘著氣走下斜坡,每天這樣的過程要重複數百遍。但泰勒認為,這是一門有待發現的科學。就這樣,他構想出了一個或許可以被視為宣告現代管理科學誕生的問題:一個工人在一個工作日,能夠向車上裝載多少噸生鐵條?
在伯利恆鋼鐵公司總部,他仔細查閱了公司的賬簿,然後計算出工組中每個人每天的裝載生鐵量為12噸半。這是他們所能做到的最佳工作量嗎?泰勒一邊說,一邊搖了搖頭。那時,一般人或許只是問一下工頭他們是否可以做更多,要麼,或許會基於直覺或“工廠傳統”作出某種大致的估計。這樣,這個問題可能就“憑經驗”解決了。泰勒說,要從處理生鐵的過程中提煉一門科學,第一步就是用基於定量觀察和受控試驗的精確分析,代替憑直覺辦事這種蠻不講理的做法。
泰勒管理新思維的核心在於,他認為人類所有的活動,不管有多麼卑微,都可以透過縝密的分析加以改良。他說他一直以來的目標是找出“一種最佳方式”完成既定任務。在未曾被運用過的領域運用數學,是他所有著作的一個鮮明特徵。他管理新哲學的精髓可以被濃縮至這樣一條準則:更聰明地,而非更辛苦地工作。
泰勒對定量分析的推廣隱含著管理焦點的一項基礎性改變,即從記賬轉向問責。正如經理人自此之後所領會的,分析的中心目的在於能夠理解並控制績效。至少與泰勒賴以成名的工時與動作(time…and…motion)研究同樣有用的是,泰勒為了將一個企業的財務資料剖析至其最低端的產品,而建立的成本會計(cost…accounting)方法。資本預算、財務控制、利潤分析以及現代管理資訊體系中許多令人驚奇的分析方法,都可以追溯至泰勒所作的種種實踐。“如果你不能測量它,你就不可能管理它”,他是這句理應被視為管理諮詢首要箴言的最初提倡者。
面臨管理生鐵業務這一挑戰,泰勒召集了一隊被他稱做“大學生”的助理,併為他們配備了特別訂製的十進位秒錶,然後將他們派往“農場”,從事針對生鐵搬運的試驗。他們的任務是測定一個工作日究竟可以裝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