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是災難,那就說明你陷入了〃勞動總和謬論〃的誤區。這種觀點以為,經濟體中的工作崗位的數量是固定的,而任何有經濟史常識的人對此都不會當真。要知道,200年以前,在如今的高收入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的比重大約為3/4,但現在只佔已經擴大很多倍的總人口的2%~3%。有那麼多人不需要種地了,他們都沒有工作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工作,其中許多職業比他們的祖先在1800年想象的要有趣和輕鬆得多。未來也會是同樣的。
於是,關於發展中國家的超級競爭力浪潮會導致發達國家的就業、產業和經濟活動出現巨大浪費的觀點都是妄想症。不過,這對於國家之間的競爭還是有啟示性的。當一個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為美國或歐盟提供產品的時候,進口國的貿易條件和真實收入水平將會改善。這意味著,它們進口的產品的價格相對於出口產品來說會下跌,也就是以相同的出口產品能買到更多的進口產品,自然代表著改善。實際上,對於那些給中國提供其需要的高階產品和服務的高收入國家來說,這正是鼓勵中國加入世界市場對自己有利的原因。貿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然而在一個擁有很多國家的世界中,新加入的國家,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大國,也完全有可能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但這不是透過進口國的市場競爭進行的,而是透過其他市場。隨著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成長,它們出口的產品(製造品,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品)的價格相對於它們進口的產品的價格顯著下降(高階製造品、能源、其他原材料產品和食品)。
這個趨勢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過去30年,初級產品的真實價格一直保持低迷,唯一的例外是石油,其真實價格在20世紀70年代暴漲,在八九十年代下跌。對於多數高收入國家而言這是很有利的,因為它們都是原材料商品淨進口國,而對於很多原材料淨出口的發展中國家極其不利。不過,假如中國哪天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商品進口國(已經極有可能),就足以逆轉商品價格的整體走勢。此外,中國還會壓低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的價格。儘管勞動力密集型製造品的價格下跌對於發達國家有利(淨進口國),卻可能傷害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此外,世界高階製造產品的價格相對於原材料產品價格如果降低,則會損害發達國家的貿易條件。
總的來說,最終的結果取決於這些相互衝突的效果的大小。以美國做個極端的例子,2001年,美國的GDP接近10萬億美元,商品出口額為7 300億美元,進口額為11 800億美元,製造品的淨進口額為3 000億美元,原材料產品的淨進口額為1 500億美元。現在假定,中國對於不同製造品的相對價格沒有影響(當然,中國很有可能會降低美國進口產品的相對價格,提高美國的出口產品的相對價格,這對美國有利),再假定中國的崛起導致全部原材料商品相對於製造品的價格翻番(暫時不考慮美國出口和進口的商品類別的差別,製造品的價格假定保持不變)。那麼總的來說,這將導致原材料商品的美元價格回到1980年左右的水平,美國的原材料商品的淨進口額將從2001年的1 500億美元增加到3 000億美元,這樣,美國將遭受相當於GDP的1?5%的損失,或者說正常增長幅度的一半。對於歐盟來說,損失幅度可能更大,因為歐盟對於原材料商品的淨進口幅度更大(2001年為1 600億美元),但結論是相同的。即便原材料商品的價格翻番,
※虹※橋書※吧※BOOK。※
第47節:外貿帶來的傷害(6)
美國和歐盟的損失都不到GDP的2%,還有,這樣的相對價格變化的假設是非常極端的情況。
那麼結論是什麼?首先,所謂〃不可抗拒的中國競爭力〃是頭腦發熱的臆想,因為真實勞動力成本必然會隨著生產率提高。其次,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就業崗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的相對疲軟和生產力的迅速提高,而不是源於貿易赤字。第三,即使原材料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對於發達國家的貿易條件有極大影響,對於真實收入水平的影響還是有限的。總之,有關去工業化和廉價勞工的世界競爭的擔憂並沒有必要。
對於生產能力過剩的擔憂
關於厄運來襲的預言還很多,下一個是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生產能力大增,可能給世界帶來過剩、通貨緊縮和蕭條的威脅。這就是對世界市場經濟新秩序最有影響力的批判者之一威廉·格雷德(Wi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