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他們說很對,照理說日本人不可能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偷瓦片,這些瓦片定有不尋常之處。想到這裡,我就蹲了下來,想一窺瓦片的秘密。瓦片是棕色的,因為從車上翻了出來,很多都已經破碎了,再加上這麼多年的風吹日曬,瓦片差不多面目全飛了。我撥開青黃的雜草,從地上撿起了一張瓦片,把它放在眼前一瞧,心裡頓時大驚,原來這些並不是普通的瓦片!
我手中的瓦片上紋了文字,往其他瓦片上一瞧,沒想到也有文字。範裡半蹲在一旁,一張接一張地張地看著,似乎在思考一些事情。我曾經聽薛大頭提起過,在東北有一個古國,叫渤海國。渤海國存在於唐朝時期,是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始建於公元698年,初稱“震國”,七年後歸附於唐王朝,十五年後被冊封為“渤海國”。由於諧音也稱為北邵國,與南面的南昭國相呼應。
渤海國有一種風俗,那就是把文字刻在瓦片上,大家稱之文字瓦。文字瓦直到三百多前才被發現,但並未引起關注,直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一些學者到黑龍江的渤海古城遺址考察,把文字瓦做了羅列,這些文字瓦才慢慢地得以儲存,否則時至今日,文字瓦怕是都已經消失於世界。
瓦文有陽文和陰文,陽文一般都是戳印上的,即所謂模印;陰文一般是刻劃而成的手書。前者居多,後者較少。瓦文大多都是可以辨識的漢字或者漢字的異體,少數為奇詭難認的字元,但為何瓦上有字,這個謎題卻一直沒有定論。
我們手上的文字瓦是陰文,完全是用手刻上去的,但這些文字卻不是一般的古漢字,我和許少德都不曾見過。範裡一向博學,所以我們倆都在等著他發表高見,怎知他卻一直沉默,只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