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陳雲的黨內最高職務是在1956年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
縱觀陳雲一生,主要是從事了五項工作:
他是在上海商務印書館領導工人運動起家的;
此後在他的家鄉上海青浦領導農###動;
接著他領導中共中央特科,從事反奸工作;
到了延安後則從事組織工作;
此後,他轉為經濟領導工作,以至被人稱為中共經濟專家。
另外,陳雲還負責過中共的白區工作,做過軍隊工作和工會工作。
陳雲一生,雖然也有起落,但是和鄧小平相比,還是比較平穩,不像鄧小平那樣大起大落。陳雲得益於他的印刷工人出身。所以,他在共產國際強調在中共領導層中加強工人成分時,得以“三級跳”;也正因為他出身工人,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歲月,他不得不“靠邊”,但是還一直保持中共中央委員的頭銜,不像鄧小平那樣被打倒。
陳雲辦事穩健,為人不顯山露水。毛澤東多次說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經濟發生困難時把陳雲“請”出來,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所以,陳雲有了“調整大師”之譽。
陳雲的座右銘是:“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我注意到,雖然陳雲當時在中國老一輩政治家中,地位和影響力僅次於鄧小平,但是關於陳雲的傳記,一本也沒有。就連關於陳雲的報道,也鮮見於中國報刊。他的身世,當時除了《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上登載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為之撰寫的一千多字的小傳外,鮮為人知。
起初,我不明白內中的原因。我在採訪了陳雲的兩位老秘書之後,才知原委。
他們告訴我兩件事:
一是在大型攝影畫冊《鄧小平》出版之後,有關部門編了一本攝影畫冊《陳雲》。理所當然,這樣的書,在出版之前,應該送陳雲過目。陳雲收到書稿之後,不置可否,壓在那裡,既不點頭,也不退還書稿。這樣,這本《陳雲》攝影畫冊就一直無法問世。
二是一家電視臺拍了一部電視連續劇《陳雲出川》,寫的是陳雲在長征途中,奉中共中央之命,從四川前往上海,然後從上海前往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彙報遵義會議情況……電視臺知道陳雲的“脾氣”,拍好後不送陳雲過目。這部電視劇播出了幾集之後,被陳雲知道了。陳雲馬上通知電視臺:“停播!”這樣,那部電視劇也就沒有播下去。
七天印出《陳雲全傳》(3)
陳雲的老秘書告訴我:“首長很注意報紙、電視、出版物,不願意宣傳他個人。所以,誰要是寫《陳雲傳》,寫好了,必定要送他過目,而他一定會壓在那裡……”
秘書所說的“首長”,指陳雲。他們習慣於這樣稱呼陳雲。
也有人告訴我另一原因,陳雲很注意與鄧小平的關係。鄧小平是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領班人”,陳雲很注意尊重和維護鄧小平的領袖地位,不願突出他自己。所以,他不願透過新聞傳媒宣傳他個人。
後來,我在1995年6月27日來到中南海採訪陳雲夫人于若木,她證實了陳雲老秘書所說的事完全屬實。
于若木說,陳雲確實是這樣的脾氣。
她也舉電視連續劇《陳雲出川》為例。那是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一名幹部寫的劇本,由四川峨眉電影製片廠拍攝。這位幹部在工作中瞭解到:陳雲在紅軍長征途中,奉中共中央之命,從四川秘密前往上海,然後前往蘇聯。陳雲出川的過程,富有戲劇性。有一位曾經擔任四川雅安小學校長的席懋昭,在當時受組織之託,護送陳雲出川。於是,那位幹部根據這位校長的回憶材料,寫成電視劇本《陳雲出川》。此劇本經陳雲秘書和家屬商量,同意拍攝,未曾報陳雲同意。
《陳雲出川》拍好後,經有關部門審查透過,由中央電視臺播出。
陳雲晚年由於患白內障及青光眼,視力很差,不看電視,只聽新聞廣播——他每天一早一晚準時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半小時的“新聞聯播”節目。如果有事,總叫人把廣播錄下來,有空時補聽。陳雲不看電視,本來不會知道《陳雲出川》的播出。陳雲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向陳雲透露。不料,一位新來的護士卻不知道要對陳雲“保密”。她跟陳雲說起,昨日在電視裡看到《陳雲出川》,很精彩!
陳雲一聽,連忙問:“什麼《陳雲出川》?”
當他知道拍了這麼一部電視連續劇之後,當即叫秘書來,瞭解情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