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4)

——《戰爭與回憶》 赫爾曼·沃克著

》文 愛 瀾

長期以來,在對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

原因的研究中有一個不可動搖的定

論,就是“利根”號重巡洋艦彈射器故障導致4號機出發延遲是南雲未能及時發現美國航母編隊的重大原因。而未能及時發現美國航母編隊直接造成此後南雲艦隊的被動乃至覆滅,所以,這架缺席的偵察機一直被史界定義為是導致日本海軍在中途島失利的最重大最直接的原因。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途島戰役新檢討(5)

簡單的結論總是受人歡迎,人們喜歡歷史中那些富有傳奇色彩的偶然性。但是剝開這層傳奇的外衣,我們會發現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儘管這種冰冷的真實可能不討人喜歡。

危險的偵察計劃

1942年6月4日凌晨2時45分(中途島當地時間,為方便對照閱讀,本文內時間均統一為中途島時間——筆者注),日本海軍第一機動艦隊(即南雲艦隊)抵達距離中途島西北大約270海里的地方。4艘航母、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正以24節的航速撲向東南。此時,空襲中途島的命令下達,航母上已經開始為第一波攻擊做準備。同時,航母和屏衛軍艦上也準備派出偵察機進行搜尋。

南雲艦隊的偵察計劃是單相搜尋模式。我們知道,當時的搜尋完全依賴於機載人員的視力,因此指揮官總是儘可能向最有威脅的方向派出多架飛機。所謂單相搜尋就是在每一個小扇區內派出1架飛機,所有的飛機構成一個完整的對威脅方向的大搜尋扇面。南雲編隊受威脅的大扇面是165度,被劃分成7塊,由7架飛機分別承擔。除了“榛名”號的一架九五式水上偵察機搜尋範圍為150海里外,其餘6架的搜尋範圍均為300海里(參見示意圖)。所有偵察機都預定在4時30分起飛。

單相搜尋在這樣的作戰中有個大問題,就是偵察機一般在黎明時分和攻擊機群一同起飛,因此當他們在偵察中發現敵方艦隊時,攻擊波無法轉用。1942年4月的印度洋作戰中,南雲艦隊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當時的南雲艦隊派出大部分艦載機組成攻擊波前去襲擊科倫坡和亭可馬裡的英軍基地。就在此時,偵察機突然發現了英軍艦隊,一時南雲和參謀軍官們手足無措。雖則最終並未導致嚴重後果,但是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當時,預防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採取雙相搜尋,即在一個小搜尋扇面內投入2架偵察機,1架在夜間起飛,天亮時飛到其搜尋扇面的盡頭,而另1架則在一定時間之後起飛(一般是1小時),進行補充搜尋,以確保萬無一失。但是南雲並沒有選擇這種方案,原因必須要從南雲視角內的戰場態勢上去找。

事實上,前往中途島的過程中,南雲沒有監聽到美軍航母編隊的任何訊號,他也完全不知道對珍珠港實施的K偵察計劃(使用潛艇給二式大艇加油,使之能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已經取消,他甚至不知道潛艇部隊抵達夏威夷監視線的時間也晚了。因此,他認為“沒有跡象表明敵機動部隊在我附近”,自己可以從容地先攻擊中途島,所以在對偵察兵力的使用上就打了折扣。南雲使用的兵力適配原則是合情合理的。此外,他還讓特意留下第二批飛機和優秀的飛行員,準備應付可能出現的美國艦隊。

執行打折扣

按照計劃,偵察飛機應當要同時起飛。“赤城”號、“加賀”號、“榛名”號派出的偵察飛機按時起飛了,但是2艘巡洋艦——“利根”號和“築摩”號的水上偵察機起飛工作卻不順利。“築摩”號的1、4號機分別推遲5分鐘和8分鐘起飛。“利根”號延遲的問題就更嚴重了,該艦的2架水上偵察機分別是4時42分和5時正起飛的。這是為什麼呢?這裡牽涉到一個反潛巡邏任務的問題。原來按照南雲艦隊制訂的對潛警戒計劃,4時30分正好輪到“利根”號和“築摩”號各派出1架水上飛機值勤。這樣在時間上就產生了衝突——究竟是先起飛偵察機還是先起飛反潛巡邏飛機。“築摩”號採取了先彈射偵察機,再彈射對潛巡邏機的方式。儘管第8戰隊司令部判斷彈射器的兩次彈射間隔是6分鐘,會導致偵察機起飛推遲,但是在戰隊旗艦“利根”號上仍然採取了先彈射對潛巡邏機再起飛偵察機的方式。4時38分,在一片忙亂中,“利根”號的反潛巡邏機起飛,4分鐘後1號偵察機順利起飛。就在這時,使用剛才彈射反潛巡邏機的那臺彈射器的偵察機卻沒能及時起飛——重新裝填的13公斤火藥居然成了啞藥。於是,艦員們進行緊急搶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