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一開,中方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先進的軍艦也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一支紀律鬆弛、管理混亂的軍隊,怎會有強大的戰鬥力?殊不知,慈禧太后當年一天的生活費竟然高達紋銀四萬兩!如此費用,一年便可裝備一支高居全球第七位的海軍艦隊(據清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的回憶)。
1842年至1843年間,魏源受林則徐囑託編成《海國圖志》,對“夷情”作了詳細介紹,特別是製造輪船火炮之術、練兵養兵之法,並明確提出要“師夷長技以制夷”。然而,此書在中國卻很少有人能看到,更談不上影響了。正如左宗棠所說,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都“運於虛”,而外國之聰明則“寄於實”。所以,“泰西巧而中國不必安於拙也;泰西有而中國不能傲以無也”。《海國圖志》傳到日本後,短短几年就再版二十幾次,閱讀人數以千百萬計。一本書的命運與國運的細節聯絡,可見一斑!
1863年(清同治二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就建議朝廷修築鐵路,一直拖至1884年(光緒十年)終獲朝廷批准。為贏得慈禧太后的支援,經李鴻章斡旋,法國新盛公司還特意為慈禧太后製作了一列極為精美的丹特型機車。適應工業化需要的鐵路建設,竟然要靠這些洋玩意去打動太后的心,中國的工業化如何能不落後於人?
細節可以看出國運,該不是無稽之談吧?我們更想說的是細節在企業管理中的預測功能,企業的盛衰也往往透過細節露出端倪。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那些能夠反映某種趨勢的細節,並以此為契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以完善管理系統。
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