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情?”
“克利斯締娜號的設計人員說我們的戰艦還沒有經過複雜海戰情況下的指揮系統測試,所以我們一會可能不會再攻擊了。”
“不攻擊?你們要等著捱打啊?”
“不是,我們是想要把艦隊的距離拉近,然後進行多戰艦的混合作戰。”
“這個你自己決定,我說過了,我就是臨時客串一下,你才是艦隊司令。”
“哦,好的。”
所謂的測試指揮系統其實就是要讓戰艦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看看指揮系統是否忙的過來。因為本行會的戰艦走的是精銳路線,所以在數量上從來就沒有壓制過那些一線行會的戰艦數量。我們行會的戰艦雖然比起那些中小型行會來說確實是規模很大,但是和那些真正的海上強國的大型行會比起來,我們的戰艦數量其實並不佔優。當然,數量不佔優勢不等於我們的戰鬥力不佔優勢。
因為我們冰霜玫瑰盟的戰艦全都是統一的指揮系統,所以戰鬥的時候戰鬥力發揮效果要遠超敵方艦隊。而且,我們行會的戰艦在火炮射程上一直佔著優勢。所以我們通常都可以在敵方的射程外放風箏,然後用炮彈雨直接將對方的戰艦一艘艘的敲掉。反正對方的射程打不到我們,我們卻能打到他們,而且他們的速度也沒有我們的快。
正因為本行會的艦隊一直使用的都是這種以少打多的戰術方式,所以我們的戰鬥方式一直都是很依賴我們的指揮系統。在超視距攻擊和以少勝多的戰鬥中,指揮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我們的戰艦必須要測試這種指揮系統是否能適應新型戰艦的作戰能力。
因為要測試這個指揮系統需要艦隊拉近距離,所以雙方暫時停止了戰鬥。當然,說是雙方也就是我們停止了炮擊而已,因為對方到現在為止根本連我們在哪裡都還不知道呢。
雖然不知道我們的具體位置。但是對方畢竟被擊沉了一艘戰艦。所以剩下的戰艦已經全都進入了蛇形機動狀態。這樣的航行方式雖然會增加航程減慢船速,但是對於規避遠端打擊卻很有好處,畢竟戰艦不斷的蛇形的話,航向就沒法預判。而如果炮彈飛行時間長的話。射偏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當然。對方其實不知道這麼做根本沒用,因為我們的戰艦使用的是電磁軌道炮,以這玩意的速度。在這種距離上,炮彈從脫離炮口到命中目標最多不會超過五秒。這麼點時間以戰艦的速度確實根本就啥也做不了,所以他們自以為自己的蛇形機動逼的我們不得不放棄了遠端炮擊,其實卻是我們為了測試指揮系統主動停止了炮擊。
隨著雙方距離的進一步接近,對方的瞭望手終於是看到了我們的艦隊。
“報告,正前方發現目標。”艦隊中的旗艦上,那名負責觀察敵情的瞭望手突然大叫了起來。
因為本行會的艦隊和日本人的艦隊之前打過很多場很大規模的海戰,所以現在世界各地的行會對我們行會的艦隊都比較關注。像是我們行會的戰艦頂部裝有超大口徑的觀瞄裝置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法保密,畢竟那玩意體積太大,老遠的就能直接看見。我們的戰艦又是滿世界的晃盪,自然是有不少人都知道我們的戰艦裝有這種觀瞄系統。
考慮到遊戲裡沒有雷達,空中偵查的效果也相當有限,所以這種觀瞄裝置的好處大家都清楚。既然知道這種東西的好處,別的行會又不傻,他們當然會仿製,只是可惜,因為那個觀瞄裝置上使用的超大口徑的透鏡連我們冰霜玫瑰盟都沒法生產,只能從鐵十字軍那邊進口,所以那些行會其實也都沒有辦法制作出那麼大的觀瞄鏡。
觀瞄鏡的口徑越大說明接收的光線越多,也就越能在更遠的距離上發現目標。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但問題是鏡片的研磨是一種非產高精度的工作,目前為止即便是我們行會也只能保證直徑兩米以下的觀瞄鏡片的生產,再大的話就純粹是在碰運氣了。十塊鏡片能生產出一兩個合格的就算不錯了。相比之下鐵十字軍的那種五米級的觀瞄鏡簡直就是開了作弊器一樣的東西,我們根本連想都不敢想他們是怎麼弄出來的,其他行會更是對這個東西束手無策。
對面和我們交戰的這個艦隊其實也不是什麼垃圾艦隊,他們的戰艦全都裝備有先進的觀瞄系統,只可惜他們的觀瞄鏡直徑比我們這邊的小了很多。克利斯締娜號作為新銳戰艦,自然是要使用特殊的觀瞄系統,所以它上面裝備的是一尊六米口徑的觀瞄鏡。這個東西連阿修福德他們自己都不能保證產量,出產一個往往都伴隨著幾十上百個的廢品出現。所以說,這東西的價格絕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不過,正因為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