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反正就是純屬路過。
澳大利亞沒得玩,美國人那邊倒是有一些戰鬥。不過,這種戰鬥的規模真的是……袖珍級的。
美國最強大的幾大行會和我們冰霜玫瑰盟都有著一定的聯絡,雙方之間的利益合作比較多,雖然算不上盟友,可是因為這些利益糾葛,所以實際上就是誰也不捨得離開誰,因為一旦少了對方,自己的利益就要受損。這個情況導致了那些大型行會對我們行會一直保持著冷眼旁觀的態度,不對立不親善,反正就是永久中立差不多的狀態。
當然,因為現實中的美國就是個聯邦制的國家,所以他們的國家體系是用法律來維持的。可問題是遊戲裡沒有那些現實中的那些法律簽署,也沒有林肯這樣的總統存在,結果就是遊戲內的美國玩家基本上都是以行會形式組成了一個大聯盟。這些行會就好像是現實中的州政府,他們在一起組成的聯合會議就是美國政府,但實際上這種結合並沒有現實中的那麼強力,因為現實中的美**隊掌握在總統手中,並且有多種法律用於維持這個國家的統一。可是遊戲內的各個行會自己就是武裝集團,而且沒有那麼多的法律束縛,結果就是這種聯合只能因為利益而結合,碰到互相扯皮的情況只能看誰拳頭大。
正因為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盤,所以除了這些和我們有利益關係的大型行會,那些小型行會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他們全都是自由的勢力,而且大多數都將我們行會當成是對美國的入侵者,所以這些行會時不時的就會攻擊我們行會建立在美國本土的那座起點城。
起點城遭到的攻擊當然不可能只有來自陸地方向。美國人的戰艦也不是全都在大行會的手中,那些小行會也有自己的艦隊,於是呼,我們也要對這些戰艦進行阻攔,畢竟炮彈飛進城可就不是好玩的了。
正因為有這些小行會的艦隊對我們發動進攻,所以我們冰霜玫瑰盟的艦隊在美國這邊還有一些戰鬥可以打。不過說實話,這種戰鬥純粹就是小孩子在過家家。美國人的海軍實力確實很強,可那說的是他們的大型行會中掌握的戰艦,而那些小型行會的戰艦則是部分自己建造,部分從大型行會買來。這些買來的戰艦價格昂貴,所以數量很少。自己造得戰艦數量雖然還湊合,可惜效能太爛。用這些近海巡邏艇一般的戰艦去攻擊克利斯締娜號那種級別的戰列艦,結果是什麼可想而知。我們行戶常駐起點城的那些大型戰艦有時候參戰的時候連主炮塔的炮衣都不下,因為艦長覺得用主炮轟擊那些小船純屬浪費彈藥,因此很多戰鬥中主炮都不啟動,只用副炮戰鬥。
這種強度的戰鬥當然不可能用得到太多戰艦,所以我們行會駐紮在起點城的艦隊雖然配置有大型戰艦,可是數量卻非常少,甚至連小型戰艦都不多。畢竟這裡是美國本土,那些大型行會和我們有關係是不假。可你在人家家門口放那麼多戰艦不是明擺著挑釁嗎?所以。為了表示我們沒有全面入侵美國的意圖,我們只能在起點城安排少量戰艦。這些戰艦數量很少,但是足夠對付那些小型行會的入侵艦隊,因此那些大型行會就可以理解成我們留存艦隊僅僅是為了防衛。所以他們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的情況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
就因為這個特別的局勢。所以我們行會在美國這邊雖然可以說是戰鬥不斷,但對闖王來說這基本上就不能叫戰鬥,有了和沒有一樣。甚至連訓練的作用都不大。
美國這邊指望不上,北方那邊就成了最後的目標,可是這邊有什麼?遊戲內的北冰洋可不是現實中的北冰洋。現實中的北冰洋好歹還有封凍期和通航期之分,可是遊戲內這裡一直就處於一種叫做半封凍的狀態。
所謂半封凍狀態就是說,北冰洋其實基本上一直都處於冰封之中,只是在冰面上有很多好像河流一樣的通道。這些通道有的很窄,只有一二百米寬,有些則寬達十幾千米,足夠打一場小規模海戰的。
北冰洋地區的戰艦要戰鬥就必須要在這些冰面上的河道之間航行,而且這些河道並不是固定的。它們有時候會突然變寬,有時候會突然完全堵死,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會有大量危險的冰山。雖然這些冰山不可能真的撞沉那些大型戰艦,但是一旦這些冰山被撞碎,它們散落的冰塊就會讓附近的海面迅速凍結,最後的結果就是戰艦被活活卡死在冰面上,徹底變成了一個固定炮臺。
對於這種情況,俄羅斯人有自己的辦法。他們的戰艦都帶有破冰船的特點,可以在海上破冰前進。這種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戰艦航行能力比較特殊,在開闊海域的戰鬥力反而不會太高,而我們行會的戰艦普遍不適應這種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