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半死。畢竟之前那三道光束的威力他們都已經親眼見證過了,既然連皮糙肉厚的戰列艦都扛不下一發的話,那麼他們這些小船就更別說了。所以,在看到那鋪天蓋地的光束砸下來的時候,這些人都以為自己死定了。當然,他們中的部分人的猜測其實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確實死了。不過,死掉的只是少數,大部分人在恐懼之中僵了那麼幾秒後便突然發現自己居然還沒死。
“該死,剛剛是怎麼回事?我們為什麼沒事?”航母上的艦隊指揮官大聲叫喊著詢問手下。
雷達員第一個報告道:“長官,我們的雷達失靈了!”
“報告:聲納也沒反應了!”
“報告,通訊系統全面癱瘓,現在我們連艦內通訊都失靈了!”
艦長憤怒的質問道:“怎麼可能?剛才的光束攻擊難道是em武器嗎?”
“將軍閣下,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剛才那應該是來自太空中的陽電子炮攻擊。質子武器在本身所具備的穿透力之外還帶有強電離屬xing,應該是炮擊附帶的電離效果燒燬了船上的所有電氣線路,所以才會使我們的通訊系統和偵察系統全部癱瘓。”
“該死的,給我轉換到機械引導系統,同時通知損管部門看能不能修復電路。”
拜第三次世界大戰時期各國的em攻擊氾濫所賜,現代戰艦全都裝有後備的機械引導系統。這個系統的原理就是使用一些齒輪和傳動軸來同步指揮室與各操作單位之間的資料。比如說指揮室希望戰艦左轉五度,那麼他們只要把羅盤上的遊標往左撥五度就行,這個遊標下面的連桿和齒輪會使輪機艙的對應錶盤轉動五度,這樣輪機艙的人員看到錶盤轉動就可以根據刻度去操作機器運轉完成戰艦轉向操作。
與這種連桿傳動的方式同步的其實還有最古老的傳聲筒指揮系統。這個東西結構更簡單,就是一根根的空心銅管連著各個艙室,只要對著筒管講話,對面的管口就會傳出清晰的聲音。雖然這個東西的科技含量簡直跟小朋友拿紙卷的喊話筒有的一拼,但你不得不承認,在電子指揮系統全面癱瘓的情況下,這玩意就成了徹徹底底的救命稻草。
切換戰艦控制模式用不了幾秒時間,但是那名將軍在此期間的心情卻是越來越低落。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剛剛透過舷窗看到了外面的情況。
附近的海面上,幾乎所有的己方戰艦上都在冒著或大或小的煙柱。剛剛的攻擊覆蓋密度相當之高,雖然不能說一個沒漏掉,但起碼九成以上的戰艦都至少中了一到兩發光束。這些照射時間比較短的光束因為威力有所下降,所以沒能擊穿整艘戰艦,但被命中的位置至少也得被削掉一層。於是呼真個艦隊中到處都是缺了半個炮塔或者少了一層艦島的戰艦,當然這樣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所有戰艦頂部的雷達天線幾乎都完蛋了。
雷達天線基本都裝在戰艦的最高處,而陽電子炮又是從天空射下來的,所以雷達就成了第一個犧牲品,加之雷達天線本身就是電子系統,相對來說比較脆弱,所以整個艦隊裡的戰艦,只要被命中的,幾乎都失去了雷達,而現代戰爭中的戰艦沒有雷達,那就和古代的騎士變成瞎子一樣。講起來武力還在,可真打起來卻只有等死的份。
除了雷達天線的損失,這位倒黴將軍還驚訝的發現自己這艘航母的飛行甲板上竟赫然出現了兩個大洞。這兩個大洞的邊緣都極端平滑,就好象刀切出來的一般,而且其中一個洞竟然連停在上面的飛機也整齊的切掉了半拉,而剩下的半個則是歪在洞口好象隨時會掉下去的樣子。
被轟掉幾架飛機將軍到是不在乎,可是這甲板上的兩個大洞卻等於是判定了航母的死刑。航母打仗靠的就是飛機,這倆洞幾乎覆蓋了大半個飛行甲板,飛機是飛不起來也降不下去,這還怎麼打仗?沒錯,航母上確實有能垂直起降的戰鬥機,但那畢竟不是主流機種,一來數量少,二來打擊能力也遠不如常規戰鬥機,就算全派出去,估計也頂不了什麼事。
這邊那將軍正鬱悶呢,旁邊的副官便突然報告切換完成,然後戰艦頂上的訊號塔上一個士兵開始拼命的揮舞旗幟向其他戰艦傳達資訊。
附近戰艦上的指揮官看著望遠鏡中的旗語都是一陣哀嘆。如此現代化的艦隊居然淪落到了得靠旗語來指揮,這感覺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但是再諷刺他們也得用,有旗語指揮總比沒指揮好,起碼還能統一行動。
“好了,該我們上了。”看著前方已經基本進入混亂狀態的艦隊,我直接切斷了與殺手衛星的連線,然後對身邊的晶晶、玲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