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來。”安峰轉向他。
尼爾無語……安峰笑了:“逗你玩的!”
他抬手朝目標靶子扣下扳機,砰砰砰十幾下把子彈打光,像西部牛仔一樣吹了吹冒煙的槍管,要多酷有多酷——其實早在列印出高硬度鑽頭時,他就知道列印槍管工藝不會有問題,除非是模型出問題。
現在來看,表現很不錯,他讓其他保鏢測試。他們槍感好,都是子彈喂出來的,隨便一把槍打上幾十發子彈就能夠了解它的好壞,精度等情況……最終尼爾的結論是與原產的感覺不出區別。
“或許需要連續打上數千發,磨損槍管的壽命後,才能判斷精度的好壞。”尼爾比較保守的說。
安峰知道技術成功。他現在可以砸幾千萬下去製造一個更龐大的,能夠列印汽車的立體印表機,然後批次的去打造高精度零件,機器人,或者是其它傳統減材製造領域很難做到的事情。(未完待續。。)
第339章 砸錢
立體印表機在核心技術上符合了安峰的要求。
按照研發的最新成果,對金屬的列印多使用等離子束來燒結,低至兩百,高達一兩萬度的環境下,足夠處理大部分材料。它還能夠進行混合材料的冶煉,將印表機的製造能力提升到較高的水準。
以樣品推測未來,如果肯砸錢下去,它能夠達到與現代精密數控機床一樣的水平,甚至會更好。比如在精確製造方面,換掉等離子束,使用鐳射束的精度能達到奈米級。但難點是鐳射器和能源。
其實鐳射器只要有錢就能弄到好的,但能源是個問題,凝聚高能鐳射需要龐大的瞬時能量,交流電第一個排除,快速放電的電容器為首選——它必須要容量大、放電快,快到一秒鐘內全放電。
原本的電容器技術不夠發達,但gp能源滿足了條件,科技是互相促進的,每一個領域都凝結著其他行業的智慧結晶,單純一個方向根本走不下去。這也就是安峰需要涉足工業研發的初衷。
美中不足的只有一點:成本。
它的成本肯定很高,研製這小東西都花了幾百萬,符合安峰要求的大型3d印表機,上億的造價都不奇怪,需要的材料也不便宜。綜合下來,在其它領域遲緩的情況下,這將是徹頭徹尾的燒錢遊戲。
這也就是安峰需要錢的原因。在往後幾天裡,他親自測試樣品,驗證其核心技術已經非常高超後,轉而在混合材料的燒結、高精度、高解析度上下功夫,這三方面都提高後,就製造大型機器。
混合材料要求十幾種材料同時搭配使用。精度要求精確到奈米級別,使用鐳射器的精度最好在10奈米以內;解析度影響列印成品的外觀,ppi不高對影象的還原度變低,不符合對外形的要求。
經過成本計算後,超大型機器的製造不難,但至少得在它身上燒掉五千萬美元。多的近億。使用費用也是極為高昂的,當前來說只能獨家使用,量產沒人買的起,買得起也不知道怎麼用。
安峰給專案預備一億美元,它畢竟是正事。
……
月中還有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公司研製的高溫超導體有了突破——最終還是超級計算機厲害,只要有模型方程,它就能夠從幾億種可能性中篩選出最符合要求的幾項,然後逐一測試。最後成功。
技術組將超導的臨界溫度一下子拉昇到258。15k,即零下15攝氏度!妥妥的高溫超導,再往上突破一些,它就能夠實現室溫超導。不過這似乎已經是材料的極限,除非是使用其它的材料。
實用超導體用途很廣,它能夠作為發電機,由於零電阻、強磁性的緣故,它的發電量比普通發電機高十倍。體積和重量卻縮小到一半;它還能作為磁流體推進器,讓潛艇的速度突破當前五倍。
也能作為超導電線。每年節約地球至少一萬億度電;還有量子計算機,它很需要超導技術;再有未來的清潔能源:核聚變,利用超導體產生的強磁場,將上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實現無接觸包裹,進行人工核聚變。
可以這麼說,高溫超導將是另一個“石墨烯帝國”。
安峰和技術組討論著。勝利的喜悅充斥著整個辦公室,安峰看中它能帶來的利益和技術,技術員們憧憬著到來的名氣和諾貝爾獎,但有一點大家都無法忽略:量產方法。這是制約成本的關鍵。
儘管材料多,但製造成本高。就無法實現低成本的量產,超導技術的普及更是無從說起。樣品出來後,他們還得考慮該用什麼樣的冶煉手段,能夠實現流水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