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安峰就鬆手了,手機大概從齊胸的高度摔倒地板上,後蓋脫落,他彎腰拿起來看,邊框掉了點漆,但螢幕沒事,能照常使用。他再摔幾次。結果也差不多,連線無線網路,照樣上網聊天。
“能用錘子砸嗎?”安峰問。
“您可以嘗試。”技術員說,其助手遞過來一把砸核桃的小錘子。
安峰接過錘子,將手機放桌子上,手起錘落。螢幕中央捱了一下,拿起來看,被敲擊的位置花了,但並沒有碎裂,解鎖後正常使用。給它擦乾淨,顯示清晰明亮,與原先無異,好神奇的手機。
安峰信心十足的再來幾下……螢幕沒壞多少,倒是電子原件爛了。
技術員無語:“先生。您太用力了。”
安峰尷尬的笑笑:“不錯,這裡面不光是使用了石墨烯吧?”
技術員說:“有極少量混合材料,提升電子間的帶隙,主要讓它不妨礙邏輯運算的執行。此外,如果採用金屬邊框的一體設計,它將會比現在的塑膠樣機強度提升許多倍,不至於挨幾下就爛。”
“先生你可以看這些,都是螢幕樣品。”技術員把單片螢幕遞給他。
安峰試了一些暴力手段。錘子、刀子之類的,但得很努力才能弄壞它。
這自然得歸功在“碳”身上。眾所周知,金剛石就是碳原子組成的,而石墨烯也一樣是碳,原子排列方式決定了它自身的堅固程度,它製成的產品,硬度將遠遠超過一般意義上的玻璃螢幕。
安峰忽然想到一個很老的梗:今天在路邊撿了一個滑鼠墊。想配一臺電腦,請問還缺什麼?
很逗……當他拿著柔性螢幕時,偏就想到造了手機。
石墨烯螢幕優勢明顯,再配上電池和晶片等高科技,組裝出來定是是神器。只是目前gp公司事情太多。晶片的研發佔據主要,今年他們要釋出微處理器的晶片,沒能將太多的精力放在螢幕上。
公司沒時間,但不代表安峰沒興趣。
他計劃把一些產業設立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比如英國或中國。目前有太多都集中在美國,雖然說可以增加資本,但有電池和晶片兩個巨頭在,螢幕或手機就有點不起眼了,但在別國就不同。
以英國來說,雖然它仍舊是排前幾位的工業國家,但無法否認,英國的製造業面臨持續低迷,更多人轉行服務業的趨勢。歐洲的大部分工業都集中到了德國身上,英國工業正在走向衰落。
再加上近年來俄羅斯和歐洲鬥得火熱,經濟疲軟,英國很期待能夠注入新鮮血液刺激經濟增長。從另一方面說,它也是增加個人實力的辦法,喬安娜在英國混出名堂,擴大影響力,獲取功勳。
這個柔性螢幕的市場不小,如果推出手機,還是有希望的。
而手機的品牌……安峰腦海裡第一閃現的就是能擋子彈的傳說諾基亞。諾基亞的手機部門在好幾年前被微軟收購後,連大樓名字都改了,只有“nokia”的標誌在提醒人們,它還沒有徹底消失。
換新老闆後,諾基亞手機並沒有浴火重生,還拖累了微軟,經歷幾波裁員後,底子也沒剩多少了。安峰對其他不感興趣,他就喜歡“nokia”這個logo,還有它帶給人“堅固耐用”的印象。
石墨烯的螢幕頂得住錘子砸,“nokia”跟它很般配。
但這個品牌logo,並不便宜。
以收購諾基亞裝置和移動部門的微軟來說,它們共花了七十多億,其中約50億美元是裝置與服務部門。剩下的21。8億是專利授權,把lumia和asha的品牌,以及“諾基亞”的牌子給微軟使用,為期十年。
使用“諾基亞”牌子的價值雖然沒有公佈,但21。8億美元去除8500項設計專利,3萬項實用專利和專利申請後,單單只是用這個品牌,估計也價值五億以上——好訊息是微軟的手機一直“軟”著。
諾基亞對微軟已經變成雞肋,微軟收購它的這些年來,手機業務沒多少起色,倒是來了一次全球大裁員。微軟利用諾基亞的平臺推廣移動裝置,但也會慢慢淡化“nokia”給外界的印象,最終讓自己獲利。
就像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一樣,後者已經玩完。
所以說,諾基亞品牌的logo在微軟的現狀是不值錢,不想用,雞肋的狀態。
利用這些因素。gp公司和微軟對話。
此外,為了讓公司董事們瞭解事情過程,以及安峰的想法,他也召開了會議。
主要是